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考试内容 《专业综合》科目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考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知识、概念体系、基本理论和现实回应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运用能力,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专业型的人才。 第一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三、近代不同阶级及代表人物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及其历史局限性 四、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意义、失败原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实施方案 五、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 七、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方针、敌后抗日游击战、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战略地位和伟大意义,抗日战争利的历史意义 八、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历程、内容和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九、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内容极其历史经验 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经验教训 十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认识和把握如何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及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持续形成与发展。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主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互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历史地位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总路线和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其经验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经验教训 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经验与教训 六、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掌握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理论意义。 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八、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过程、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包括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提出、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十一、“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十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十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第三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依据、知识借鉴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功能、目的与任务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优化 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七、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 八.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与艺术 九、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二、考试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知识、概念体系、基本理论和实践历程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运用能力,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本科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专业综合课,考试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近现代史。 选读书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