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更新日期:2024年3月2日
姓 名 何继军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0年10月 籍贯 安徽霍邱县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文学博士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iehejijun@scut.edu.cn
工作单位 国际教育学院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个人简介
何继军,男,安徽霍邱人,中共党员,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出站博士后,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1989.09-2001.06  安徽省霍邱县李集中学任教
2007.09-2009.11  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2009.1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任教
2019.09—2021.08 埃及卢克索大学任教
教育经历
2001.09-2004.06  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在读
2004.09-2007.06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在读
获奖、荣誉称号
1、荣获2023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第十二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征文高校(本科)组三等奖。
2. 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第十一届“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征文高校(本科)组一等奖(最高奖)。
3、2021年12月获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教科处年度考核优秀。
4、2020年12月获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教科处年度考核优秀。
5.2021年5月被卢克索大学授予“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称号。
6.2021年5月被卢克索大学“优秀汉语教师”称号
7.2021年5月被卢克索大学独授予中埃合作抗疫突出贡献奖
8.2021年5月被首都师范大学颁发荣誉证书。
9.2020年10被首都师范大学授予荣誉证书。
10.2015年12月被华工国际教育学院授予优秀教师。
11.2015年6月荣获华工本科教学优秀二等奖。
12.2014年12月被华工国际教育学院授予优秀教师。
13.2012年5月荣获华工本科教学优秀二等奖。
14. 2011年12月被华工国际教育学院授予“留学生喜爱的老师“称号。
15.2011年7月荣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6. 2021年6月10辅导卢克索大学学生获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庆祝中埃建交65周年埃及大学生中文歌唱比赛”优秀奖。
17.2021年5月指导卢克索大学王凯获得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埃及赛区总决赛三等奖。
18.2020年12月指导卢克索大学学生获得第六届埃及大学生中文小品表演大赛三等奖。
19. 2020年12月指导卢克索大学AMED  HASSAN 获得第十一届埃及大学生中国诗词朗诵大赛三等奖。
20.2020年6月指导卢克索大学罗寻获得“相知无远近,我与中国行”埃及中文专业学生VLOG大赛优秀奖。
21. 2019年12月指导学生韩冰玉获得第一届“声音时光”埃及大学生配音比赛三等奖,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22. 2019年11月指导卢克索大学学生获得第十届埃及大学生中国诗词朗诵大赛三等奖。
23.指导阮嘉科等来华留学生获得2016“青春在异国闪烁”全国留学生朗诵比赛一等奖
24.指导阮香江等来华留学生2017“一带一路”助我圆梦——探丝路源头、赞一带一路——全国留学生朗诵比赛第一名。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CSSCI期刊匿名评审人,教育部硕士论文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国际中文教育与传播,跨文化传播,话语分析
科研项目
一、主持项目:
1.2008中国博士后第四十三批科学基金项目“《祖堂集》定中结构句法语义研究”
2.汉语强化教学的模式构拟及创新研究,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
3.基于语言类型学视角的汉语语缀研究,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4.《来华留学预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2013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课题
5.2010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定中结构历时演变及其应用研究”
6.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我校研究生教学模式研究”
7.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华工本科生教学模式研究——以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为例”
8、来华留学预科研究生学习动机与课程设置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2013华南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规划书,
9、9清代域外东亚珍藏汉语教科书语法研究,2017中央高校重点项目
10、清代域外东亚珍藏汉语教科书疑问句研究,2017广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11、疫情背景下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对其在中国的学习及生活作用研究,2022广东省科技厅名师项目社科类
二、参与项目:
1、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016年“境外汉语语法学史及数据库建设”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2年“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度一般项目“《祖堂集》词典”
4、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祖堂集》词语校释“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度一般项目”现代汉语估测范畴的语义句法研究“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2年度一般项目”反问构式的共时与历时研究“
发表论文
1.勇于坚守,敢于奉献——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叙事,广东教育(综合)2022
2.外籍关键意见领袖(KOL)在中国跨文化传播案例研究,声屏世界2021
3.国内汉语语缀研究成果及现状.散文百家,2020(4)
4.语言类型学视野下判断句主谓之间“者”字语缀性质新探.青年文学家,2020(15)
5. 青春教育剧《Skam》的教育功能研究,声屏世界2019(4).
6.基于黑色幽默视角的《大佛普拉斯》解读,视听2019(7).
7. 青春教育剧《Skam》的叙事特点分析,东南传播2018(5)
8.初级阶段来华留学生汉字笔顺偏误分析,海外华文教育2018(3)
9.孔子学院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调查分析.孔子学院发展研究2018(8)
10.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对外传播2018
11.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对外传播问题研究. 东南传播. 2017(11)
12.来华留学汉语强化班课程设置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13.对外汉语预科研究生强化班教学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来华留学教育研究.2017
14.大学生豆瓣网站使用分析. 视听. 2017(11)
15.美国孔子学院的个案形态描写. 孔子学院发展研究.2017
16.美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调查研究——以美国某大学孔子学院“中国电影之夜”为例.文化与传播.2017(4)
17. Challenges to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EMI)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A learners' perspective  Ji-Jun He and Shiao-Yun Chiang, English Today , FirstView Article ,July 2016,
18.《祖堂集》 “这(者)”、“那”的指示功能及其虚化轨迹,语文研究2011.2。
19.《祖堂集》“其+N/NP”中“其”的功能及流变,古汉语研究,2011.2。
20.《祖堂集》“底”字关系从句初探,宁夏大学学报2010(3)
21.《祖堂集》“这/者(个)NP”表人称谓结构贬斥义倾向及其制约要素,语言学论丛2010(41)
22.《祖堂集》中“有”起首的“有+NP+VP”研究,安徽大学学报 2010(2)
23.《祖堂集》疑问代词“什摩”作定语的语义功能探析,宁夏大学学报2009(6)
24.《宝林传》中句首“尔时”研究,暨南学报2008(6)
25.《唐代“三书”的诸种类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6(3)
26.《祖堂集》“那”的隐指用法探析,修辞学习2008(6)
27. 《祖堂集》文献学价值(合作)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3,
28.《祖堂集》标点错误举隅(合作),《励耘学刊》(语言卷)2009年第1辑(总第9辑)。
29.《祖堂集》“这(者)+连带成分”之考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30. 禅录“本心”词语汇考(合作).黄海学术论坛,2006(8)
31. 《祖堂集》校读散记(合作).中国禅学,2006(4)
32.《祖堂集》校读笔札(合作).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3.唐代“三书”俗字产生与传播的心理分析,黄海学术论坛,2005.6
34.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35、近代汉语“被”字句综述,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1
36、“不足”是“不值得”吗?学语文,2003.1
37.略论HSK、SDTV的归属、产生和读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38.埃及高教在线教学现状、建议与展望,获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教科处采纳.2021
出版专著和教材
1.禅宗大辞典(参编),崇文书局,2010.05
2.广东文化越看“粤”精彩(参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01
教学活动
曾教授“中国文学文化概况”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专题研究““汉语测试与评估””中国文化概况““汉语概况”“汉字概说”“古代汉语”“精读”“口语”“听力”“报刊阅读”“汉字训练”“论文写作”“汉语写作”‘HSK辅导“等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曾指导10多位中外硕士研究生,均已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