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更新日期:2024年10月31日
姓 名 曾强 性 别
出生年月 籍贯 辽宁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九三学社社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理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副处长 Email ceqzeng@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15号楼249室
单位电话 15521298806
个人简介
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医药质量工程专业,随即就职于爱尔兰都柏林“Labscan Analytical Science”任质量工程师;2005年获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国家传感器研究中心全额奖学金资助,于2009年获得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期间曾荣获“2008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随后分别在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雷丁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9月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至今,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物质电化学转化催化、纳米孔检测、光谱电化学、新型煤基纳米功能材料等。
工作经历
2014.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1.1-2014.9, 英国雷丁大学, 化学系, 博士后。
2010.4-2010.12, 英国牛津大学, 化学系, 博士后。
2009.1-2010.1,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 化学系, 博士后。
2004.7-2005.10,爱尔兰Labscan Analytical Science,质量工程师。
教育经历
2005.11–2008.12,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 化学科学, 博士。
2003.9–2004.6, 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 医药质量工程专业研究生。
1997.9–2001.7, 鞍山师范学院, 应用化学, 学士
获奖、荣誉称号
1.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全英文教学优秀奖励;
2. 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度“教师教学荣誉体系”本科教学优秀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副主任。
研究领域
1. 电化学催化与电化学合成
2. 木质素生物质电化学解聚与选择性转化。
3. 光谱电化学原位检测技术(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4. 基于纳米孔技术的电化学检测与传感器构建。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电化学的木质素联合氧化定向解聚过程与机制,2024.01,主持。
2. 科技部外国专家项目,低温原位技术在木质素生物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2023.01,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化学氧化木质素选择性解聚过程与机制研究,2020.01,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纳米孔及谐波相角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miRNAs选择性分析研究,2017.01,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催化木质素高效定向解聚的关键科学问题,2018.01,参与。
6.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以电化学氧化机制为指导的木质素选择性解聚研究,2019.10,主持。
7.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纳米孔道的循环肿瘤细胞特征miRNA高选择性检测方法研究,2022.01,主持。
8.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产物为导向的木质素电化学解聚研究,2021.01,主持。
9. 广州市科技项目重点项目,催化木质素高效解聚过程与机理研究,2018.04,参与。
发表论文
1. Kejia Wu , Minglong Cao, Qiang Zeng(曾强)*, and Xuehui Li*, Radical and
    (photo)electron transfer induced mechanisms for lignin photo- and electro-catalytic
     depolymerization,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2023, 8, 383-405. (封面论文)
2. Rui Zhang, Xuye Liu, Qiang Zeng(曾强)*,Huanhuan Shen, Lish Wang*, Studies on
    the Morphology Effect on Catalytic Ability of a Single MnO2 Catalyst Particle with a
    Solid nanopipette, ACS Sensors, 2022, 7, 338-344.
3. Jie Yang, Qiang Zeng(曾强)*, Lishi Wang*,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Induced
    Chirality Fixation of Crystalline Pillararene-Based Polym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terfacial Chiral Sens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1, 93, 9965-9969.
4. Xuye Liu, Qiang Zeng(曾强)*, Cheng Liu, Lishi Wang*, A Fourier Transform-Induced
    Data Process for Label-Free Selective Nanopore Analysis under Sinusoidal Voltage
     Excitation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0, 92, 11635-11643.
5. Meiqin He, Xinrong Guo, Jianzhi Huang, Huanhuan Shen, Qiang Zeng(曾强)*, Lishi
    Wang*, Mass Production of Tunable Multicolor Graphene Quantum Dots from an Energy    
    Resource of Coke by a One-step Electrochemical Exfoliation, Carbon, 2018, 140, 508-
    520.
出版专著和教材
1. Qiang Zeng(曾强), Frantisek Hartl, “Low-Temperature UV-Vis-NIR and IR    
    Spectro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in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n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II: From Biology to Nanotechnology, Edwin Constable, Gerard
    Parkin, Lawrence Que, Eds. (3rd Edition, Elsevier, 2021), Vol. 2, Chap. 2.07, 94-118.
教学活动
教学项目:
1. 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英)项目,2021,主持。
2. 校级本科精品教材(英文)建设项目,2021,主持。
3. 国际校区本科全英文教学课程项目,2019,主持。
4. 校级本科教研教改(全英课程)项目,2019,主持
5. 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2018,主持。

教学论文:
1. 曾强,李雪辉,王敏,等. 高校EMI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实践与思考,化学教育,2022(6)71-77
指导学生情况
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
我的团队
本年度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人,学术硕士研究生1~2人,专业硕士研究生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