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更新日期:2019年12月13日
姓 名 肖峰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6年4月 籍贯 重庆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法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xiaofeng@scut.edu.cn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个人简介
肖峰,1956年4月生,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主持和完成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获得过教育部、北京市和广东省的多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哲学看符号》《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现代科技与社会》《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哲学视域中的技术》《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信息技术哲学》《信息的哲学研究》等专著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300余篇,其中有8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章》《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摘转。
工作经历
1973年8月~1975年8月: 重庆(原四川省)忠县坪山公社永兴7队插队务农。
1978年9月~1995年9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助教、讲师(1987~1991)、副教授(1991~1996),其间分别担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1987~1988)和主任(1988~1995)。
1996年5月~2006年4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先后担任科研处长、学报主编、图书馆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2006年4月~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教授。
教育经历
1998年9月~200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博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并获哲学硕士学位。
1975年9月~1978年7月:四川大学哲学系读大学。
获奖、荣誉称号
第八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哲学范畴的延展实践》,2019年)
第13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2014年)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2013年)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信息主义》,2009年)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奖(《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2004年)
全国优秀图书奖(《现代思维方式与领导活动》,1989年)      
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现代青年思维论》,1992年)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993年)
北京市优秀教师(1995年)
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3年)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西安交大国际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顾问兼学术委员会委员;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兼职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兼职教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执委;
◆北京市哲学会理事;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科研项目
(17)子课题负责人: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19ZDA018)
(16)子课题负责人: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18JZD013)
(15)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15ZDB019)
(14)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信息技术革命与当代认识论研究》(15ZDA30)
(13)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13AZD095)
(12)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技术哲学研究》(11BZX026)
(11)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文向度——中国的现状与建言》(99BZX020)
(10)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技术哲学研究》(11YJA720030)
(9)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98JAP720012)
(8)主持并完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科技前沿的若干人文问题探析》(01BJBZX020)
(7)主持并完成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欧盟的科技合作政策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1999~2000)
(6)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教育部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11JZD007)
(5)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同资助项目《科技革命的人文效应》(1994~1995)
(4)主持并完成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信息主义研究》(06C-08)
(3)主持中直管理局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信息主义研究》(2006~2009)
(2)主持并完成了4项校级科研项目
(1)此外还参与过和正在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意识形态导论》、《历史哲学》和《当代科技伦理问题研究:理论、案例及其教学实践》,北京市跨世纪人才项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B类)项目《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形态研究》,中国工程院项目《工程哲学研究》等。
发表论文
主要代表作(独撰):
“作为哲学范畴的延展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信息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论技术的社会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信息的实在性与非实在性”,《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
“‘是论’的信息哲学分析”,《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论工程善及其实现方式的选择”,《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进化与社会建构:两种视界的比较”,《哲学研究》2006年第5期。
“论技术实在”,《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
“科学精神的语义问题”,《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
“试论以符号为直接起点的认识”,《哲学研究》1988年第6期。
“什么是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哲学研究》1987年第8期。
“论实践过程的分化”,《哲学研究》1986年第11期。
“《资本论》的机器观对理解人工智能应用的多重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6期。
出版专著和教材
个人专著:
《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
《信息时代的哲学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信息的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哲学视域中的信息技术》,科学出版社,2017年。
《信息技术哲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
《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人文语境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哲学视域中的技术》,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现代科技与社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人民出版社,2002年。
《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卢梭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技术的人性面与非人性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
《从哲学看符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启蒙与求索的轨迹——现代青年思维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理性的艺术》,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