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年9月18日
|
姓 名
|
简兆权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9年6月
|
籍贯
|
永定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最后学位
|
管理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
|
导师类别
|
博、硕导
|
行政职务
|
|
Email
|
zqjian@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工商管理学院
|
邮政编码
|
510640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
单位电话
|
87113231
|
|
个人简介
2001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数字经济与数字创新,(2)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与治理机制,(3)制造服务化与协同智能服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研究成果多次获得陕西、广东、广西省级社科成果奖,2013年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抽检博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担任《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国内外管理期刊审稿人。
工作经历
2013.7 ~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2012.9 ~ 2013.6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导。
2004.7 ~ 2012.8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副教授,硕导。
教育经历
2001.9 ~ 2003.9 博士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1997.9 ~ 2001.6 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1994.9 ~ 1997.6 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
1987.9 ~ 1991.7 本科:中国农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工业管理工程
获奖、荣誉称号
[1] 2016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2] 2015年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3] 2015年 第三届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4] 2014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5] 2013年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6] 2007年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类)
[7] 2004年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8] 2018年 第六届中国服务创新论坛优秀论文奖
[9] 2016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CSSSM 13), Kunming, China, Best Paper Award
[10] 2016年 第五届中国服务创新论坛优秀论文奖
[11] 2013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CSSSM 10), CUHK, Hong Kong, China, 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12] 2011年 获2009-2010中国企业管理年度最佳教学案例奖
[13] 2007年 第九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14] 2017年 指导2012级硕士研究生柳仪获评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5] 2015年 指导2011级硕士研究生王晨获评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6] 2014年 指导2010级硕士研究生陈键宏获评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7] 2012年 指导2008级硕士研究生郑雪云获评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8] 2010年 指导2007级硕士研究生占孙福获评2010年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9] 2017年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20] 2013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1] 2001年 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毕业博士研究生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战略管理学会(美国)(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和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成员
研究领域
1、服务创新管理
2、技术创新管理
3、战略管理
科研项目
[1] 2024.1-202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元组织视角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2374075),主持
[2] 2017.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部组织整合、知识获取对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影响:关系质量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项目编号:71672061),主持
[3] 2013.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场导向、关系投资与供应链流程整合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272132),主持
[4] 2009.1-20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关系镶嵌结构与网络能力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0872030),主持
[5] 2015.1-201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国企业供应链合作创新行为研究”(项目编号:71420107024),参加
[6] 2014.1-2015.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制造业服务化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项目编号:NCET-13-0210),主持
[7] 2019.10-2022.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部知识搜寻、知识流动对服务创新的影响:大数据分析能力的调节效果” (项目编号:2019A1515011526),主持
[8] 2015.1-2015.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层级网络结构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2014A030313231),主持
[9] 2019.11-2021.10,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技术预见对科技治理的影响研究:以广东为例”(项目编号:2019A101002012),主持
[10] 2015.1-2015.12,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珠三角制造业服务化路径、模式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B070300088),主持
[11] 2014.1-2015.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区域创新系统知识转移路径与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2014ZDXMPY02),主持
[12] 2011.1-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与服务设计研究”(项目编号:71090403/71090400),参加(专题一负责人)
[13] 2010.1-2011.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科技行为研究——以广东为例”(项目编号:10JHQ022),主持
[14] 2010.10-2011.9,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B070300023),主持
[15] 2008.9-2009.8,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广州服务外包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Y18),主持
[16] 2007.9-2008.8,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促进广东研发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7B070900025),主持
[17] 2007.9-2009.6,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东推进自主创新的政府科技行为研究”(项目编号:06JDXM63003),主持
[18] 2007.3-2007.12,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州市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7Y3-H0281),参加
[19] 2005.12-2007.1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五”规划项目“我国劣势国有企业退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5E-06),主持
发表论文
[1] Osman Mohamed Ali, Jian Zhaoquan*. Does service modularity enhance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n supply chains: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15 August 2023, [DOI 10.1108/JBIM-12-2021-0536].
[2] 简兆权, 谭艳霞*, 刘念. 数字化驱动下智慧医疗服务平台价值共创的演化过程——基于服务生态系统和知识整合视角的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 2022, 34(12): 322-339.
[3] 简兆权, 邓凌云, 李慧泉. 数字治理背景下技术预见共识形成机制研究[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2, 43(12): 46-56.
[4] 李慧泉, 简兆权*. 数字经济发展对技术企业的资源配置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22, 40(8): 1390-1400.
[5] Jian Zhaoquan, Osman Mohamed Ali. The impacts of trust, specific asset investment, knowledg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design o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 service-dominant logic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22, 28(1-2): 86-119.
[6] 简兆权*, 谭艳霞, 刘念. 大数据分析能力、决策质量与新服务开发绩效关系研究[J]. 管理学报, 2022, 19(5): 740-748.
[7] 简兆权, 曾经莲*, 刘艳. 服务主导逻辑:服务供应链外部整合对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被调节的中介效应[J]. 管理评论, 2021, 33(8): 290-301.
[8] 邓文浩, 戴炳钦, 简兆权*. 基于价值适配的远程医疗平台智能化服务商业模式研究[J]. 管理学报, 2021, 18(4): 512-520.
[9] 简兆权, 秦睿*. 服务主导逻辑: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1, 33(2): 166-181.
[10] 简兆权, 刘文, 张胜君. 含羞草效应:竞争者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2): 15-27.
[11] 刘晓彦,简兆权*,刘洋. 制造企业服务平台如何创造价值?——日日顺与琴趣平台双案例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0, 32(5): 82-96.
[12] 简兆权*, 旷珍. 协同创新网络、复合式能力与新服务开发绩效[J]. 管理学报, 2020, 17(10): 1498-1505.
[13] 李雷, 杨怀珍*, 简兆权. 打开网络平台众创的“黑箱”[J]. 科研管理, 2020, 41(9): 77-86.
[14] 简兆权, 秦睿*. 服务主导逻辑视角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产品化实现机制研究[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0, 13(2): 216-231.
[15] 李雷, 杨怀珍, 简兆权. 内容提供商如何以万众之“智”谋自身之“惠”?——基于“互联网+万众创新”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0, 32(1): 50-63.
[16] 刘念, 简兆权*, 刘洋. 服务供应链整合战略演进与服务创新能力升级[J]. 科学学研究, 2020, 38(1): 145-157.
[17] 简兆权, 刘念*. 动态能力构建机理与服务创新绩效——基于佛朗斯的服务平台转型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 40(12): 84-101.
[18] Liu, Xiaoyan, Jian, Zhaoquan*, Yeung, Kwanho Thomas, Yeung, Jeff. Business model of service-driven manufacturing from S-G logic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9, 33(3/4): 234-255.
[19] 令狐克睿, 简兆权, 李雷. 服务生态系统:源起、核心观点和理论框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5): 147-158.
[20] 简兆权, 曾经莲*,柳仪. 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中介作用的外部组织整合与新服务开发绩效研究[J]. 管理学报, 2018, 15(9): 1327-1336.
[21] 简兆权, 曾经莲. 基于价值共创的“互联网+制造”商业模式及其创新[J]. 企业经济, 2018, 36(3): 70-77.
[22] 李雷, 简兆权, 杨怀珍. 在电子服务环境下如何实现价值共创?——一个有中介的交互效应模型[J]. 管理工程学报, 2018, 32(2): 34-43.
[23]简兆权, 令狐克睿. 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契合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J]. 管理学报, 2018, 15(3): 326-334+344.
[24] Li Min, Jian Zhaoquan, Li Lei. Yeung Thomas kwan-ho.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terpersonal trus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8, 24(1-3): 43-61.
[25] 简兆权, 刘晓彦, 李雷. 基于海尔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平台+小微企业”型组织结构案例研究[J]. 管理学报, 2017, 14(11): 1594-1602.
[26] 曾经莲, 简兆权. 互联网环境下产品服务系统研究:企业-顾客-环境价值共创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8): 87-93.
[27] Jian Zhaoquan, Osman Mohamed Ali, Li Lei. The Effects of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Network Competence as a Mediat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Operations and Informatics, 2017, 8(3): 246-262.(EI)
[28] Li Min, Jian Zhaoquan, Liu Yan, Zhang Liangcai. The Facilitating Factors of Company’s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Multi-indust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Operations and Informatics, 2017, 8(3): 231-245.(EI)
[29] 简兆权, 柯云. 网络购物服务失误、服务补救与顾客二次满意及忠诚度的关系研究[J]. 管理评论, 2017, 29(1): 175-186.
[30] 简兆权, 令狐克睿, 李雷. 价值共创研究的演进与展望:从“顾客体验”到“服务生态系统”视角[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 38(9): 3-20.
[31] 李雷, 赵先德, 简兆权. 网络环境下平台企业的运营策略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6, 19(3): 15-33.
[32] 简兆权, 王晨, 陈键宏. 战略导向、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27(2): 65-76.
[33] 李雷, 赵先德, 简兆权. 以开放式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新服务开发模式——基于中国移动应用商场的案例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27(1): 69-83.
[34] Jian Zhaoquan, Liu Yi. The Impacts of Power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between Integrator and Suppli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in Service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Service Industries in South China. Pakista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14, 30(5): 957-972. (SCI)
[35] 简兆权,肖霄,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与价值共创——携程案例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15, 29(1): 20-29.
[36] 简兆权, 陈键宏, 王晨. 政治和商业关联、知识获取与组织创新: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J], 科研管理, 2014, 35(10): 17-25。
[37] 简兆权, 柳仪. 技术预见共识形成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35(9): 37-47。
[38] 卢丽娟, 简兆权. 联盟知识交易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治理选择[J]. 科研管理, 2014, 35(7): 130-137。
[39] 简兆权, 陈键宏, 郑雪云. 网络能力、关系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14, 28(3): 91-99.
[40] 简兆权, 王晨, 杨金花. 研发服务业成长: 模式与路径[J]. 软科学, 2014, 28(5): 1-4+10.
[41] 简兆权, 韩昭君, 霍宝锋. 供应链视角下网络镶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 2013, 34(10): 27-34.
[42] 简兆权, 杨金花. 研发服务交易机制研究[J]. 管理学报, 2013, 10(7): 1048-1053.
[43] Jian Zhaoquan, Wang Chen. The impacts of network competence, knowledge sharing on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oderating role of relationship quality[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3, 6(1): 25-48.(EI)
[44] 简兆权,马琦,王晨. 网络镶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华南地区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 25(1): 1-11.
[45] 简兆权, 李雷, 柳仪. 服务供应链整合及其对服务创新的影响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 35(1): 37-46.
[46] Jian, Zhaoquan, Kwan, Ho Kwong, Qiu, Qian, Liu, Zhi Qiang, Yim, Frederick Hong-kit.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frontline employees’ service performance[J],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12, 32(5): 683-698.(SSCI)
[47] 简兆权, 郑雪云, 占孙福. 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的关系研究——互动机制与知识创新的影响[J]. 管理学报, 2012, 9(5): 758-786.
[48] 简兆权, 杨金花. 研发服务业价值链的演化与重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3): 88-93.
[49] 简兆权, 伍卓深. 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观点[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12): 137-143.
[50] 简兆权, 郑雪云. 弥补创新的中间断层——以华南理工大学工研院为例[J]. 管理工程学报, 2011, 25(4): 178-185.
[51] 董广茂, 简兆权, 王毅. 企业间知识转移创新性质的分析——知识结构的视角[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6): 1-7+14.
[52] 简兆权, 吴隆增, 董广茂. 基于知识管理的新产品开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 2010, 第31卷第6齐,P 97-104.
[53] 简兆权, 刘荣, 招丽珠. 网络关系、信任与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2): 64-71.
[54] 简兆权, 吴隆增, 黄静. 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 2008, 29(1): 80-86+96.
出版专著和教材
专著:
[1] 简兆权, 令狐克睿, 曾经莲, 秦睿. 服务供应链整合:理论与实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年5月.
[2] 简兆权, 刘晓彦, 令狐克睿, 曾经莲. 制造业服务化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年6月.
[3] 赵先德, 简兆权, 付文慧. 基于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设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4] 简兆权. 自主创新理论与广东的实践[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4年2月.
[5] 简兆权. 网络与关系镶嵌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年1月.
[6] 简兆权. 研发服务业发展与对策研究——以广东为例[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
[7] 简兆权. 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战略转换[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8] 张更鑫, 程峰, 白燕群, 简兆权. 财富演义——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创富历程[M]. 广州: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3年5月.
教材:
[1] 汤石章,李寿德,简兆权,胡巍 编著,管理学原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教学活动
本科生: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
硕士研究生:管理学(II),服务创新与管理
MBA:服务运作管理(服务创新与管理)
博士生:管理前沿理论
指导学生情况
博士生:已毕业6人;在读6人
学术型硕士生:已毕业32人;在读4人
我的团队
“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与价值共创”团队成员包括:1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博士(讲师)、6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主要包括三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数字经济与服务创新
研究方向2: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与治理机制
研究方向3:制造业服务化与协同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