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8年9月3日
|
姓 名
|
冯颖青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65年4月
|
籍贯
|
广东广州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群众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医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
|
博、硕导
|
行政职务
|
主任
|
Email
|
fyq1819@163.com
|
工作单位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邮政编码
|
510080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中山二路106号
|
单位电话
|
020-83826001
|
|
个人简介
冯颖青,广东省人民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高血压研究室主任。1990年6月至今广东省人民心血管内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血压临床研究。
近6年,积极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主要负责在东莞市寮步镇社区和湛江南油社区开展高血压系列研究,建立了高血压病患者(常住人口)的随访登记系统、数据库及血标本库;首次建立了广东省高血压研究队列人群。以科研带动社区发展,申报了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重大专项1项;3项广州市科技局项目,其中“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珠三角城镇社区高血压前期防治研究”获2015广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200万资助。“基于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广州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预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获2015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450万资助;联合申报了5项东莞市科技局项目并获资助,3项国家十二五课题在此进行。目前在研基金800万。目前正着力于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网络的建设,使之成为广东省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防、治、研”三位一体的基础平台。拟定研究方向:探讨慢病管理卫生经济学:携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保局以及卫生经济学专家;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警平台的建设;难治性高血压(季节性高血压)的机制及干预研究;血压正常高值的循证医学研究;健康社区模式探讨;三种血压测量技术云平台的建设等。研究得到了美国杜克大学与比利时鲁文大学的支持。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掌握了广东高血压人群基线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优化了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系统,为制定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初步依据。工作已得到全国同行的重视及认可,成为继北京,上海,新疆之后的又一全国特色高血压管理社区。
工作经历
1990年-1996年 住院医师
1997年-2002年 主治医师
2003年-2006年 副主任医师
2007年开始 主任医师
教育经历
199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2005年9月-2010年6月就读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2007年07月 《动脉粥样硬化致缺血性疾病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6年06月 Fellow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2016 ESC Congress2016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常委兼副总干事,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慢非病防治指导委员会心脑血管专家组副组长,广州市慢病防控学会常务理事,省卫计委公卫项目检查专家组成员,广东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基层学组秘书,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国际高血压学会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高血压(中文版)》杂志编委,全国医师定期考核高血压专业编辑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科研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课题负责人,编号:2016YFC1301305,基于动态风险评价的个体化抗栓治疗研究,2016/9 -2020/12,120万
广州市科技计划,编号:201604020143,高血压防控网络示范社区的建设和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2016/4-2019/3,100万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编号: 2014B020212008,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网络及靶器官损害预警平台开发及应用,2015/01-2018/12,100万
发表论文
1、The association of circulating miR-29b and interleukin-6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CELL PHYSIOL BIOCHEM 44(4):1537-1544 201712 IF:5.104
2、The Relationship of Plasma miR-29a and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with Atherosclerosis. Cell Physiol Biochem.40(6):1521-1528 201612; IF:5.104
3、Associations of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night-to-day ratios with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ypertens Res.39(12):874-878.201612. IF:3.581
4、Plasma expression level of miRNA let-7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HUM HYPERTENS.31(12):843-847.201712. IF:2.797
5、Circulating miR-92a expressio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potential marker of atherosclerosis.J HUM HYPERTENS.31(3):200-205.201703.2.79
6、The association of circulating miR-30a, miR-29 and miR-133 with white-coat hypertension. Biomark Med10(12):1231-1239.201612. IF:2.02
7、Effects of Guideline‑based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 Rural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Chin Med J (Engl).128(6):799-803.201503. IF:1.064
8、Circulating miRNA29 family expressio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s potential markers for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CLIN EXP HYPERTENS.39(2): 119-125.201702. IF:1.162
9、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ic abnormalitie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 study based on the updat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y. Hellenic J Cardiol.58(2):124-132.201703. IF:1.343
10、Central aorti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an predict prolonged QTc duration better than brachial arter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rural community residents.Clin Exp Hypertens.40(3):238-243.201709. IF:1.162
指导学生情况
现已培养4名硕士,协助培养2名博士,在校研究生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