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年6月5日
|
姓 名
|
刘明欣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0年2月
|
籍贯
|
广东开平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讲师
|
导师类别
|
硕导
|
行政职务
|
|
Email
|
mxliu@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
邮政编码
|
|
通讯地址
|
华工6号楼
|
单位电话
|
|
|
个人简介
刘明欣,女,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乡绿色空间规划、城市绿化环境效益评价及植栽设计等。
工作经历
2005年——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育经历
2002年6月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园艺工程专业)
2005年6月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亚热带风景园林规划及景观建筑设计与理论方向)
2019年4月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城乡规划专业)
获奖、荣誉称号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10月,佛山南海西樵听音湖片区核心景区规划设计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三等奖。
研究领域
城乡绿色空间的生境分类及其价值评估
超大型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游憩复合研究
可持续、低维护的植物组合
立体绿化环境效益的测定
科研项目
任职以来参与的实践项目包括:北京大兴古桑森林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2005)、东莞市民广场内庭环境设计(2007)、烟台文化广场环境设计(2007)、宁波帮博物馆外环境规划设计(2007)、长春烈士陵园设计景观部分(2008)、万科城一号别墅景观设计(2010)、石家庄正定新区城市设计投标(2011)、安徽铜陵博物馆外环境设计(2011)、佛山南海西樵听音湖片区核心景区规划设计项目(2011-)等。
任职以来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如下:
广州市屋面绿化减缓雨水径流能力的研究(亚热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3),已结题。
珠江三角洲绿地系统的生态评估及规划方法(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已结题。
广东园林住宅室内热环境改善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已结题。
发表论文
• Liu M, Chen C, Yan J. Identifying Park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hat Encourage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Park Visitors[J]. Land, 2023, 12(3): 717. (JCR Q2,IF3.905(2021));
• Zhao M, Zhang Q, Shi H, Liu M*,et al. Exploring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y Areas in Walking Tours through the Lens of Volunteered GPS Trajectories: A Case Study of the Zhuhai–Macao Metropolitan Area[J]. Forests, 2022, 13(11). (JCR Q2,IF3.282(2021));
• 王世福, 刘明欣, 邓昭华. 高密度建成区结构健康化的绿心城市设计对策[J]. 中国园林, 2018, 34(12): 29~33. (期刊论文)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D类
• 王世福,刘明欣,邓昭华,刘铮.健康绩效导向的中国城市绿色空间转型策略.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8(4):16-34
• 赵渺希,王慧芹,刘明欣(通讯作者).集体土地养老支持的区位差异及政策启示——基于广州和佛山地区的实证[J].农业经济问题,2018(03):134-143. (期刊论文)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 C类
• 刘明欣, 王世福, 谢纯. 瑞士图尔河再自然化的理念与措施[J].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2(5):111-120. (期刊论文)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 D类
• 刘明欣, 代色平, 周天阳,等. 湿热地区简单式屋顶绿化的截流雨水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2): 568-574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D类
• Dai,Se-ping; Liu,Ming-xin; Zhou,Tian-yang. Study on the Capacity of Extensive Green Roof to Mitigate Rainwater Runoff in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6,1:60-66 【CPSI-S(ISTP)检索】
• Deng Z, Zhu Y, Liu M*, et al. Using Big Data for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Vitality: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China[C]//2022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ICAIBD). IEEE, 2022: 361-368. (EI收录)
• Zhang, Y., Yang, Y., Zhang, L., Zhao, C., Yan, J., Liu, M., & Zhao, L. (2022). Seasonal variation in leaf area index and its impact on the shading effects of vertical green facades in subtropical area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25, 109629. (JCR Q1,IF7.093(2021));
• Yan, J., Zhao, L., Zhang, Y., Liu, M., Yang, Y., Liu, Z., & Zhang, L. (2022). Effects of microclimatic factors on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plants in vertical greenery systems in humid subtropical areas.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85, 104056. (JCR Q1,IF10.696(2021));
• Bosselmann P C, Kondolf G M, Jiang F, Geping B,Zhimin Z,Mingxin L. The future of a Chinese water village. Alternative design practices aimed to provide new life for traditional water villag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10, 15(2): 243-267.
• 黎子铭,刘明欣.生态文明的“在场教育”——新西兰徒步游径系统营造和使用之启示[J].广东园林,2021, 43(03):2-7.
• 徐琦,谢纯,刘明欣等. 基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城市公园开放式边界空间安全设计对策初探[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2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8.
教学活动
本人一直以来认真完成院系安排的各项教学工作,任现职以来,历年负责主持讲授《园林植物学》专业基础课和《园林植物识别》实习课程,并作为种植设计板块指导老师参与《景观规划与设计(一)(二)》设计课。曾主持《种植设计原理》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基础(一)/(二)》等多门本科生课程及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同时,本人参与《城市绿地与绿廊规划》和《园林植物与应用》等周末工程硕士班课程的教学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指导本科生的学生研究计划等课外创新研究课题。2007年,本人曾参与《景观认知课程》课程教学,指导2004级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赴苏杭作景观认知学习。
指导学生情况
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实践与研学能力。在本科教学中,曾参与指导学生芮贤枝在201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得本科生组三等奖,学生郑巧雁、刘晶和沙泠获得本课生组佳作奖;参与指导学生罗健萍在2013年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中获得景观设计最佳设计优秀奖。
我的团队
本人作为“兴华人才工程”重点学科团队“城市研究与规划方法”的骨干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