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0年3月27日
|
姓 名
|
黄帝全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4年11月
|
籍贯
|
广东茂名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毕业
|
最后学位
|
教育学硕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
|
导师类别
|
硕导
|
行政职务
|
|
Email
|
Pehuang@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邮政编码
|
510641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单位电话
|
02087111443
|
|
个人简介
本科1990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原校武术队主力队员,代表学校参加过全国体育学院、广东省武术比赛取得好成绩,并代表过中国武术团出访日本。毕业到华南理工大学工作,一直担任校武术队、武术协会总教练,培养省级以上大学生武术冠军达80人次,培养的学生中有一人由二级运动员升至一级,最后获国家运动健将称号。200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专业。从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包括武术套路、长短兵、散打、舞龙舞狮、跆拳道项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舞龙舞狮国家级裁判。获“2018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学名师”称号。
2014年开始个人首创“武术长棍实战竞赛”项目课程研究。并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体育课中开课,经5年研发和实践,现已发展成为“2019年中国大学生太极推手、长短兵锦标正式比赛项目,属全国仅有,长兵项目已成为中国大学生体育竞赛常规性锦标赛项目。
熟悉高校公共课教学及改革发展动向阳花。主持过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5项。发表体育类核心期刊第一作者的论文12篇。有一篇论文入选第29届奥运会科学报告墙报和论文集。所带的研究生获得国家专利一项,是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经历
1990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工作,担任公共体育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学工作,从教28年,培养一批批武术爱好都及终身体育人才,2011年晋升为教授。
教育经历
1990年毕业于 广州体育学院 教育学 学士
2003 中山大学高等教育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一、教学获得奖:
2000-2001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
2002-200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三等奖;
2003-200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
2004-2005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
2008-2009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校教学优秀二等奖;
2009-2010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
2011-2012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
2013-201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学名师
二、科研和论文获奖
(1)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systems in Chinese combating and thai boxing.(中国散打与泰拳比较研究) 入选第29届奥运会科学报告墙报和论文集。 <2008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cience,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Sport> 第一作者 ;同时获“广州体育科学学会奖”,奖金金额2000元。
(2)广东南狮“高脚狮”的特点探索 2009‘中国高校龙狮运动科学报告会’主题报告,论文集 第一作者
(3)论健身气功。易筋经与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届国际健身气功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 第二作者;
(4)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模式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2010年度广州体育科学学会优秀论文;
(5)中国散打国际化发展道路的理性思考 广州体育科学学会2009年度优秀体育科技三等奖;
(6)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的地位和发展策略研究 广州体育科学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奖,墙报;
(7)“ 高等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一文获广州体育科学学会2007年度“广州市优秀体育科技论文”三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广东省学生体育协会武术分会副秘书长
广州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长短兵专项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领域
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武术套路、搏斗运动、龙狮运动教学与训练;传统武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1)广东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模式研究 课题性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
教育学心理学项目 编号:08SJY018,获得时间:2009年3月 本人排位:主持人
(2)中国武术“长兵”项目高校创新发展研究 课题性质: 2019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获得年限:2020年2月,在研项目 主持人;
(3)高水平运动队办学体制研究 课题性质:华南理工大学 教学改革课题
课题号:152-Y10009 获得时间:2005年4月,结题时间:2011年5月,排位:主持人;
(4)高校武术项目俱乐部实践探索 课题性质:华南理工大学 教学改革课题
课题号:X2ty-Y1080070,获得年限:2008年4月,结题时间:2011年5月排位:主持人;
(5)我校学生竞技体育发展研究 课题号:(X2ty/Y1110040 ) 课题性质:华南理工大学 教学改革课题 结项时间:2013.09-2014.01
(6)我校体育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研究 课题号: (X2ty/Y1141670) 课题性质:华南理工大学 教学改革课题 获得时间:2014年7月。
发表论文
发表第一作者体育类核心期刊的论文:
(1)克服散打实战教学中学生焦虑心理的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第53页 第一作者
(2)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改革 《体育学刊》 2001年第6期第37页 第一作者
(3)中国散打与泰拳比较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第90
页 第一作者
(4)普通高校“随机开放型”体育课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第114页
(5)华南理工大学学生体育协会的地位与发展策略,《体育学刊》 2012年第3期 第一作者
(6)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第一作者
(7)粤西洪拳的文化特点及其发展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第一作者
(8)广东传统“高脚狮”的特点及发展,《体育学刊》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
(9)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较,体育学刊2005年第7期,第一作者
(10)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模式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
(11)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理性思考,《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一作者
(12)武术教育对留守儿童身心成长的影响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通讯作者。
出版专著和教材
参编教材一部《大学体育》第十章第四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ISBN978-7-5623-3507-8
科研创新
创建中国棍术实战体系,并对安全护具进行了研究,制作试验成功,其中“棍术、短兵实战防护头盔”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号号:ZL2017 2 1055927.0
教学活动
担任学校公共体育和部分专业体育课,长期认真严格要求,教学效果良好。
指导学生情况
所带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获乙A组自选太极拳第二名、自选太极剑第二名。参加全国传统太极拳分区赛杨式太极拳双人赛第五名,获运动健将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