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4年6月11日
|
姓 名
|
丁焕峰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0年1月
|
籍贯
|
湖北孝感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理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
|
导师类别
|
博、硕导
|
行政职务
|
|
Email
|
hfding@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经济与金融学院
|
邮政编码
|
510006
|
通讯地址
|
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B10
|
单位电话
|
|
|
个人简介
丁焕峰,男,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产业与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创新经济地理学、休闲与旅游经济学、园区经济与产业发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3),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广东省高等学校第七批“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首任第一负责人(2022)。主讲《经济学原理》《高级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自由贸易园区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主持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JY011、18AJY008)等国家与省部级研究项目21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征集项目首席专家(ZT-211056104)。出版著作8部;发表SSCI/CSSCI论文49篇;刊登《高校智库专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智库研究成果18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
工作经历
1992.07—1999.08 湖北工程学院 助教/讲师;
2004.07—2005.05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讲师;
2005.05—2010.08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副教授;
2010.09—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01—201707任原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
教育经历
1988.09—1992.06 北京大学地震地质学专业,理学学士;
1995.02—1996.01 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青年教师进修;
1999.09—2004.06 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理学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3);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202;
第七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
广东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著作《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形成机制与经济影响研究》,2023-A-1-012);
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著作《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均衡研究——以广东省为例》,2021-A-2-072);
广东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著作《学习与区域创新发展》,2009-A-3-080)。
华南理工大学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22SDTR01006)——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
华南理工大学2006—2009年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10),3次学校优秀班主任(2007,2008,2009),
3次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11,2014,2018),1次学校优秀党支部书记(2021)。
在中山大学2次获“南粤优秀研究生”曾宪梓奖学金(2001,2003),2002年获“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副会长;
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智库专家(2023),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战略专家库专家(2023)。
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与城乡发展、创新经济地理学、休闲与旅游经济学、园区经济与产业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
科研项目
主持的主要研究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下中国创新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研究”(22AJY011)。在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高质量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研究”(18AJY008)。结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30年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与均等化对策”(08CJY055)。结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均衡研究——以广东省为例”(13JHQ053)。结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NCET-12-0202)。结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开发区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10JHQ026)。结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污染规律研究”(07JC790051)。结题。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城市专利质量测度及其时空演进研究”(2019LY02)。结题。
全国统计科研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城市产业智慧指数——理论基础与评估实证”(2012LY134)。结题。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知识异质性、创新集聚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功能分工研究”(2019A1515012099)。结题。
发表论文
丁焕峰、张蕊、谭一帆*. 创新型农产品产销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农业经济问题,2024年第2期。
丁焕峰、张蕊、周锐波*. 工业智能化、要素流动与创新经济地理格局. 统计研究,2023年第8期。
丁焕峰、朱玉希、孙小哲*. 举办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
丁焕峰、张蕊、周锐波*. 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中国土地科学,2021年第9期。
丁焕峰、李佩仪. 中国区域污染与经济增长实证——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期。
丁焕峰. 珠三角城市制造业聚集与分工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8期。
丁焕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旅游学刊,2004年第3期。
丁焕峰. 论区域创新系统. 科研管理,2001年第6期。
出版专著和教材
丁焕峰、孙小哲 著. 新时代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
丁焕峰、曹建云、陈欣 著. 中国城市专利质量评估与广州实践. 科学出版社,2023年。
丁焕峰、邱梦圆 著. 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形成机制与经济影响研究. 科学出版社,2021年。
丁焕峰、周锐波、刘小勇 著.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定位与政策路径.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丁焕峰、周艳霞 著.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时空演进研究. 科学出版社,2020。
丁焕峰、刘小勇 著.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均衡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科学出版社,2019。
丁焕峰等 编著. 开发区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丁焕峰 著. 学习与区域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教学活动
主讲《经济学原理》《高级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自由贸易园区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首席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021年主题案例征集项目
“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广东德庆贡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观察与理论思考”(ZT20211067)。
结题成果有2篇案例研究论文被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收录入库(案例编号:2023000150077、2023000150079)。结题。
主持人,2019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国际商务硕士为例” (2019JGXM09)。结题。
主持人,华南理工大学一流本科课程“信息经济学”(2021年01月—2025年12月)。
指导学生情况
招生方向—— 学术型博士/硕士:区域和城市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国际商务硕士、FMBA。
2023,2020级博士生张蕊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
2019,研究生孙小哲、叶志想、谯丽等获得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统计建模类——研究生组)一等奖(2019IBA006-1)。
2018,2016级国际商务硕士王一鸣被评为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专业实践优秀研究生。
2017,2013级本科生孙小哲毕业论文获得华南理工大学2017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2013,2009级硕士生郭荣华硕士学位论文获得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3,2008级硕士生李佩仪硕士学位论文获得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我的团队
区域经济与城乡发展、创新经济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