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更新日期:2024年7月1日
姓 名 杨医博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7年1月 籍贯 河北巨鹿县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yangyibo@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1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02087111568
个人简介
1993年至1997年在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材料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获硕博连读资格,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2年7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6年晋升副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检测中心建材检测部部长、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主任,为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研究领域涉及结构耐久性、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固体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在《土木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200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作者撰写专著《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手册》(2006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参与撰写专著《新型建筑干拌砂浆》(200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PCT专利2项。
参与主编广东省地方标准《抗海水腐蚀混凝土应用技术导则》(DB44/T 566-2008),《抗氯盐低热硅酸盐水泥》(DB44/T 1115-2013)、《普通预拌砂浆专用水泥》(DB44/T 1116-2013)、《钢筋保护层水泥基垫块》(DB44/T 1663-2015),参编国家标准《海工硅酸盐水泥》(GB/T 31289-2014),参编《混凝土抗冻设备》(JG/T243-2009)等8项行业标准。
为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硅酸盐学会水泥和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工作经历
2002年7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6年晋升副教授,现为岩土教研室教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检测中心建材检测部部长、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主任,为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教育经历
1993年至1997年在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材料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获硕博连读资格,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获得200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为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硅酸盐学会水泥和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涉及结构耐久性、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固体废弃物利用等方面。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
发表论文
在《土木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出版专著和教材
第一作者撰写专著《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手册》(2006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参与撰写专著《新型建筑干拌砂浆》(200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编《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材。
科研创新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PCT专利2项。
教学活动
主讲本科生《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设计性实验》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自2008年起指导研究生,至今共培养全日制研究生31人,在职研究生6人。
创立大学生科研社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创新俱乐部”,指导本科生进行课外科研训练,累计培养本科生200余人,指导本科生获得“挑战杯”、“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成果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二十余项。
我的团队
为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