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更新日期:2025年3月17日
姓 名 彭新文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2年11月 籍贯 山东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副院长 Email fexwpeng@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
单位电话 15918584784
个人主页 www2.scut.edu.cn/pengxinwen
个人简介
彭新文,博士,教授,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执行院长(主持工作)。201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并留校工作,2014年7月任副教授(破格)、硕士生导师;经学校同意,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从事科学研究(合作导师为新加坡总统奖获得者Loh Kianping教授);2018年1月按期回华南理工大学工作,2017.6评聘博士生导师(破格),并晋升教授(破格);后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从事访问交流。
     现为国家高层次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建设人选名单,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曾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广东省杰青、“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学术新人奖、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五四青年集体奖提名,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奖获得者。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1项。专注于先进纸基材料、林木生物质高值化利用与功能材料、生物质碳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及催化领域相关研究。
     生物质新能源是新兴战略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也是支撑电源装备性能提升的关键材料。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与电子材料关键生产国和出口国,但高品质能源电子关键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掌握在欧美日大公司手中。面向国家双碳战略与可再生资源——生物质高效利用及生物质基新材料创制的重大需求,本人立足制浆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型生物质基新能源与电子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柔性化的核心科学问题,利用轻工、林学、化学化工、材料及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了基础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集成工作,在高性能生物质基新能源材料应用基础研究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发展了一系列生物质基储能、动力电池、电堆及柔性电子器件关键材料的构筑方法,构建了一系列生物质碳基电极、超级活性碳、碳纸、纸基电池隔膜等新型生物质碳基电子器件。研发了微纳米纤维纸基电池隔膜、生物质基柔性固态电解质、木质纤维素电解液添加剂等生物质基新材料,在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下一代水系电池、药物电合成电堆及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人在竹子资源的全组分高值化利用转化为竹源微纳米纤维素、竹炭、糖酸、竹源乙醇、竹黄酮等高值化学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项目合作,部分已工业化生产。通过创新驱动竹资源等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多元利用,解决轻工造纸工业低值副产物高品质化瓶颈,助力我国生物质与新兴交叉领域的学科交叉及工业产品高端化向新能源、新材料结合,促进我国造纸与生物质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述成果在Pro.Mater.Sci.、EES、Adv.Mater.、ACS Catal.、ACS Nano.、Adv.Funct.Mater.、Adv.Energy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80余篇,被引>10000次,25篇论文曾入选领域内热点论文/ESI高被引论文,H-index 60。申请发明专利50余件并与企业合作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6 项,研究成果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及中国轻工联合会等奖励4项,被国家基金委、科技部、《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应邀作国内外学术会议特邀/邀请报告60余次。受邀参编中英文专著11部,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获省部级奖励5项。
工作经历
2017年9月 — 至今,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9年9月 — 2019年10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教授
2019年1月 — 2019年2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访问教授
2016年7月 — 2018年1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2014年7月 — 2017年8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副教授
2012年9月 — 2014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讲师
教育经历
2009.09-2012.09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1. 人才获奖
2020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23 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23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22、2023、2024 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016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
2017 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科技厅人才专项)
2024 广州市菁英“领航”人才
2014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2. 科研获奖
2019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2016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2023 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2012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九)
2011 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3. 荣誉体系
2020 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中国科协)
2018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2018 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奖
2020 广东省五四青年集体奖提名
2014 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
2022 Wiley Outstanding Open Science Scientist
2021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优秀审稿人
2015 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7 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奖指导教师
2022 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优秀指导教师
2023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华南理工大学铜奖指导教师(产业赛道)
2024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华南理工大学银奖指导教师(高教赛道)
2024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华南理工大学银奖指导教师(高教赛道)
2023 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4 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19、2020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工作优秀奖
2019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优秀报告奖
2024 第二届中国木质素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论坛优秀报告奖
2022《中国造纸》“金蔡伦杯”优秀论文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2023~至今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2021~至今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
2024~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EI期刊)
2024~至今 《中国轻工教育》编委
2021~至今  中国化学会纤维素专业委员会委员
2024~至今  广东省造纸学会农林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8~至今  广东省普通高校非粮生物质高效热解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0~2022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顾问(天然高分子领域)
2021~至今  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生物质炭颗粒领域)
2024~至今 《林业工程学报》青年编委
2024~至今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青年编委
2018~2020 《Smartmat》青年编委
2021~至今 《Ecomat》青年编委
2021~至今 《Carbon energy》青年编委
2024~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24~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202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
202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2021~2023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工信局副局长(挂职)
2019~至今  广州市科协促进会特聘专家
2016~至今  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
彭新文教授主要致力于生物质基能源材料与催化及电化学领域相关研究:
1. 生物质基材料及能源转化
2. 储能材料与器件
3. 竹资源高值利用与产业化
科研项目
曾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要主持的项目有:
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桉木双金属单原子碳电极选择性电氧化木聚糖制备木糖酸与转化机制
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质木质纤维复合酶菌预处理高效转化为电极器件研制与集成
③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④ 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木质纤维资源高效转化为生物质电极炭的关键问题研究
⑤ 广州市人才支持计划领航项目—生物质可持续新能源材料
⑥ 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专题项目—农林废弃物高效热解构筑高性能生物质电极炭关键技术
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桉木半纤维素光氧化高效制备木糖酸及其机制研究
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半纤维素负载钯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⑨ 华南理工大学杰青项目—半纤维素转化利用基础研究
⑩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⑪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半纤维素转化利用基础研究
⑫ 广州市科技项目–广州市科委新星计划项目—农林生物质半纤维素纳米胶束的合成、结构与性能调控及作为催化载体的研究
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木半纤维与木质素复合物结构解析及高值化利用基础研究(骨干参与)
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浆过程中木质素高值化利用及产业化示范,50万,2017.07–2021.06(参与)
发表论文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30余篇。
代表性论文:
1.    Hao Zhuo, Yijie Hu, Xing Tong, Zehong Chen, Linxin Zhong*, Haihong Lai, Linxiang Liu, Shuangshuang Jing, Qingzhong Liu, Chuanfu Liu, Xinwen Peng*, Runcang Sun*. A supercompressible, elastic, and bendable carbon aerogel with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limits for compression strain, pressure, and bending angle. Adv. Mater., 2018, 30(18), 1706705.
2. Xinwen Peng#*, Lei Zhang#, Zhongxin Chen, Linxin Zhong, Dengke Zhao, Xiao Chi, Xiaoxu Zhao, Ligui Li*, Xihong Lu, Kai Leng, Cuibo Liu, Wei Liu, Wei Tang, Kianping Loh*.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plates derived from wood as bifunctional ORR/OER electrodes, Adv. Mater., 2019, 31(16), 1900341. ( ESI 1% Highly Cited Paper)
3. Kunze Wu, Lei Zhang, Yifei Yuan, Linxin Zhong, Zhongxin Chen, Xiao Chi, Hao Lu, Zehong Chen, Ren Zou, Tingzhen Li, Chengyu Jiang, Yongkang Chen, Xinwen Peng*, Jun Lu*. An iron-decorated carbon aerogel for rechargeable flow and flexible Zn-Air batteries. Adv. Mater., 2020, 32(32), 2002292.
4. Zhongxin Chen, Jingting Song, Xinwen Peng*, Shibo Xi, Jia Liu, Wenhui Zhou, Runlai Li, Rile Ge, Cuibo Liu, Haisen Xu, Xiaoxu Zhao, Haohan Li, Xin Zhou, Lu Wang, Xing Li, Linxin Zhong, Alexandre I. Rykov, Junhu Wang, Ming Joo Koh, Kian Ping Loh*. Iron single atom catalyzed quinoline synthesis. Adv. Mater., 2021, 33(34), 2101382.
5. Ge Shi, Xinwen Peng*, Jiaming Zeng, Linxin Zhong*, Yuan Sun, Wu Yang, Yu Lin Zhong, Yuxuan Zhu, Ren Zou, Shimelis Admassie Molla, Zhaoqing Liu, Chuanfu Liu, Emmanuel I. Iwuoha, Jun Lu*. A Liquid metal microdroplets initialized biopolymer composite for 3D printing anode host in Zn-ion battery. Adv. Mater., 2023, (15), 2209948.
6. Zehong Chen, Xinwen Peng*, Zhongxin Chen, Tingzhen Li, Ren Zou, Ge Shi, Yongfa Huang, Peng Cui, Jian Yu, Yuling Chen, Xiao Chi, Kian Ping Loh, Zhaoqing Liu, Xuehui Li, Linxin Zhong*, and Jun Lu*. Mass Production of Sulfur-Tuned Single Atom Catalysts for Zn-Air Batteries. Adv. Mater., 2023, e2209948.
7. Di Li, Zengyong Li, Zhongxin Chen, Ge Shi, Lu Wang, Zehong Chen, Wenguang Tu, Ruidong Xia, Emmanuel I. Iwuoha, Chuanfu Liu*, Xinwen Peng*. Wood - Derived, Monolithic Chainmail Electrocatalyst for Biomass - Assisted Hydrogen Production[J]. Adv Energy Mater., 2023, 2300427.
8. Di Li, Zengyong Li, Ren Zou, Ge Shi, Yiming Huang, Wu Yang, Wang Yang, Chuanfu Liu, Xinwen Peng*. Coupling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and biomass oxidation via Fe-Doped Ni2P@C nanosheets at large current density. Appl. Catal. B-Environ., 2022, 307, 121170.
9. Wu Yang, Wang Yang, Ren Zou, Yongfa Huang, Haihong Lai, Zehong Chen, Xinwen Peng*. Cellulose nanofiber-derived carbon aerogel for advanced room temperature sodium sulfur batteries. Carbon Energy. 2023, 5(1): e203.
10. Mingsai Li, Lin Xin Zhong, Wei Chen, Yiming Huang, Zhongxin Chen, Dequan Xiao, Ren Zou, Liang Chen, Qi Hao, Zehao Liu, Runcang Sun, Xinwen Peng*. Regulating the electron-hole separation to promot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biomass using ZnS@Bi2S3 nanosheet catalyst. Appl. Catal. B-Environ., 2021, 292, 120180.
11. Zehong Chen, Yijie Hu, Ge Shi, Hao Zhuo, M. Azam Ali, Ewelina Jamróz, Huili Zhang*, Linxin Zhong*, and Xinwen Peng*. Advanced flexible materials from nanocellulose. Adv. Funct. Mater., 2023, 2214245.
12. Ren Zou, Zhongxin Chen, Linxin Zhong, Wu Yang, Tingzhen Li, Jianyun Gan, Yunyi Yang, Zehong Chen, Haihong Lai, Xuehui Li, Chuanfu Liu, Shimelis Admassie Molla, Emmanuel I. Iwuoha, Jun Lu*, and Xinwen Peng*. Nanocellulose-assisted molecularly engineering of nitrogen deficient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for selective biomass photo-oxidation. Adv. Funct. Mater., 2023, 2301311.
13. Yunpeng Liu, Zhongxin Chen, Yunyi Yang, Ren Zou, Binglu Deng, Linxin Zhong, Kian Ping Loh, Xinwen Peng*. Raw sugarcane juice assisted hybrid electrolysis for formic acid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based on reversible redox cycle of CoNi LDH. Appl. Catal. B-Environ., 2023, 122559.
14. Jiewen Tan, Xin Ao, Alvin Dai, Yifei Yuan, Hao Zhuo, Hao Lua, Libin Zhuang, Yuxuan Ke, Chenliang Su, Xinwen Peng* Bingbing Tian*, Jun Lu*. Polycation ionic liquid tailored PEO-base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high temperatur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ergy Stor. Mater., 2020, 33, 173-180.
15. Zehong Chen, Hao Zhuo, Yijie Hu, Haihong Lai, Linxiang Liu, Linxin Zhong, Xinwen Peng*. Wood-derived lightweight and elastic carbon aerogel for pressure sensing and energy storage. Adv. Funct. Mater., 2020, 30(17), 1910292.
16. Wu Yang, Wang Yang, Jiaming Zeng, Yuling Chen, Yongfa Huang, Juan Liu, Jianyun Gan, Tingzhen Li, Hao Zhang, Linxin Zhong, Xinwen Peng*. Biopolymer-based gel electrolyt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dvances and prospects. Prog. Mater. Sci., 2024, 144, 101264.
17.     Yunpeng Liu, Ren Zou, Zhongxin Chen, Wenguang Tu, Ruidong Xia, Emmanuel Iheanyichukwu Iwuoha, Xinwen Peng*. Engineering a hydrophobic-hydrophilic diphase in a Bi2WO6-C3N4 heterojunction for solar-powered CO2 reduction. ACS Catal., 2024, 14, 138-147.
18.   Hao Zhang*, Lei Chen, Feng Dong*, Zhiwen Lu, Enmin Lv, Xinglong Dong*, Huanxin Li*, Zhongyong Yuan*, Xinwen Peng*, Shihe Yang*, Jieshan Qiu, Zhengxiao Guo*, Zhenhai Wen*. 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active sit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atalysis. Energy Environ. Sci., 2024,17, 6435-6481.
19. Juan Liu, Ren Zou, Hao Zhang, Youzhi Song, Yunpeng Liu, Shilian Yang, Ruidong Xia, Emmanuel Iheanyichukwu Iwuoha, Usisipho Feleni, Shimelis Admassie, Xinwen Peng*. Enhanced π-electron transport in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g-C3N4) by constructing biochar-welded donor-acceptor (D-A) configuration for phot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biomass. Appl. Catal. B: Environ., 2024, 35, 124312.
20. Xuan Zhao, Zehong Chen, Hao Zhuo, Chunyan Zhong, Ge Shi, Tanglong Liu, Xiaofang Huang, Linxin Zhong*, Xinwen Peng*. Ultra-strong and transparent biomimetic nanocomposite through orientation effects and in situ biomineralization. Adv. Funct. Mater., 2024, 34, 2310094.
出版专著和教材
参编中英文专著10部。
1. Photo- and Electro- Catalytic Processes: Water Splitting, N2 Fixing, CO2 Reduction, book edited by Jianmin Ma,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ts, Chapter 1, pp 1-34, Xinwen Peng, Lei Zhang, Wiley, 2022
2. Sustainable Polymer Composites and Nanocomposites, book edited by Inamuddin, Sabu Thomas, Raghvendra Kumar Mishra, Abdullah M. Asiri,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Hemicelluloses Based Eco-friendly Polymer Composites, pp 1267-1322, Xinwen Peng, Fan Du and Linxin Zhong, Springer, 2019.
3. Handbook of Composites from Renewable Materials, nanocomposites: science and fundamentals, book edited by Vijay Kumar Thakur, Manju Kumari Thakur, Michael R. Kessler, Biorenewable Nanofiber and Nanocrystal: Renewable Nanomaterials for Constructing Novel Nanocomposites, Chapter 5, Linxin Zhong, Xinwen Peng,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7.
4. Functional Carbon Materials, book edited by Jianmin Ma and Jiantie Xu, Carbon aerogels, Chapter 9, Wu Yang, Wang Yang, Yuling Chen and Xinwen Peng, IOP Publishing, 2022.
5. Porous carbon aerogel for supercapacitors, Xinwen Peng, Linxin Zhong, Yongfa Huang, CRC Press, 2023.
6. 离子液体在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张军,谢海波,彭新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共同主编,待出版)
7. 离子液体与催化生物质转化,李雪辉,谢海波,彭新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待出版
8. 生物质基材料,王小慧,彭新文,科学出版社,2020.“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同主编,待出版
9. 生物质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王小英,钟林新,李晓云,蔡济海,彭新文,科学出版社,2022. 教材,副主编,待出版
10. “氢能技术”丛书——燃料电池催化技术,廖世军,彭新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待出版
科研创新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件,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件,转让企业实现技术落地3项。
1. 彭新文, 邹刃, 钟林新, 杨韵怡, 皮一可, 黄沛轩. 一种一维纳米棒状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氧化单糖合成乳酸中的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2210387296.1 (授权日期:2023.09.26)
2. 彭新文, 刘运鹏, 邹刃, 甘建云. 一种双功能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2210226861.6 (授权日期:2023.07.18)
3. 彭新文, 田冰冰, 谭杰文, 敖昕, 庄丽彬. 一种壳聚糖聚离子液体共混PEO基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2010809773.X (授权日期:2021.12.21)
4. 彭新文, 李铭赛, 钟林新, 刘泽昊, 陈亮. 一种NiTi纳米花水滑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911156814.3 (授权日期:2021.10.26)
5. 彭新文, 张磊, 黎立桂, 赵登科, 钟林新. 一种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0743517.8 (授权日期:2021.10.26)
6. 彭新文, 周秋生, 杜帆, 钟林新, 孙润仓. 一种金属-氮-磷掺杂的多孔碳双功能电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1382877.6 (授权日期:2021.09.21)
7. 彭新文, 李铭赛, 钟林新, 马纪亮, 邹刃, 陈亮. 一种BiZn水滑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910785289.5 (授权日期:2021.07.16)
8. 彭新文, 陈亮, 钟林新, 杨韵怡, 马纪亮, 李铭赛. 一种二维复合光催化剂h-BN/Ti3C2/TiO2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910780215.2 (授权日期:2021.06.08)
9. 彭新文, 周秋生, 杜帆, 钟林新, 孙润仓. 一种多孔碳担载缺陷化硫化钼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1382910.5 (授权日期:2021.03.30)
10. 彭新文, 马纪亮, 钟林新, 李铭赛, 徐勇康, 杨杰. 二氧化铱复合氮掺杂介孔碳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催化氧化葡萄糖合成葡萄糖酸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1417465.1 (授权日期:2020.09.22)
11. 彭新文, 马纪亮, 钟林新. 一种改性氮化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光催化氧化木糖合成木糖酸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0743520.X (授权日期:2020.09.22)
12. 彭新文, 周秋生, 钟林新, 杜帆, 周静, 孙润仓. 一种采用醛化半纤维素增强废纸浆基纸张性能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0004110.3 (授权日期:2020.09.22)
13. 彭新文, 周子丹, 钟林新, 吴锡鹏, 孙润仓. 一种纸基载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710085234.4 (授权日期:2019.10.18)
14. 彭新文, 周子丹, 钟林新, 吴锡鹏, 孙润仓. 一种改性半纤维素基纸张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710082692.2 (授权日期:2019.10.18)
15. 彭新文, 向志华, 钟林新, 梁炜光. 一种改性半纤维素凝胶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610651320.2 (授权日期:2019.07.16)
16. 彭新文, 马纪亮, 钟林新, 徐勇康, 杨杰. 一种Au@介孔氧化铝类蛋黄壳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1290882.4 (授权日期:2019.02.26)
17. 彭新文,谭杰文,钟林新,徐勇康,邓青. 木质素-壳聚糖复合物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1290916.X (授权日期:2019.02.15)
18. 彭新文, 向志华, 钟林新. 一种半纤维素基光响应纳米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610651319.X (授权日期:2018.11.02)
19. 彭新文, 吴昌艳, 钟林新, 向志华, 孙润仓. 一种木糖水热碳化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510678865.8 (授权日期:2018.10.09)
20. 彭新文, 周子丹, 钟林新, 孙润仓. 一种以木质素为碳源的磁性碳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610652178.3 (授权日期:2018.09.14)
21. 彭新文, 周子丹, 钟林新, 邓青, 孙润仓. 一种木质素静电喷纳米微球负载铜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610209408.9 (授权日期:2018.07.20)
22. 彭新文, 马纪亮, 钟林新, 林佳纯, 孙润仓. 一种木聚糖季铵盐纳米磁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510495747.3 (授权日期:2018.06.22)
23. 彭新文, 吴昌艳, 钟林新, 邓青, 孙润仓. 一种半纤维素-壳聚糖-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510678900.6 (授权日期:2018.05.15)
24. 彭新文, 马纪亮, 张秀东, 钟林新, 孙润仓. 一种3, 4‑二氢嘧啶酮/硫酮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510402183.4 (授权日期:2017.12.01)
25. 彭新文, 周子丹, 宋美娜, 钟林新, 孙润仓. 一种纤维素醋酸酯静电纺丝膜负载AgCl‑Ag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510402100.1 (授权日期:2017.10.20)
26. 彭新文, 吴昌艳, 谭杰文, 梁炜光, 郑少波, 孙润仓. 一种含氮配体半纤维素‑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510402124.7 (授权日期:2017.08.25)
教学活动
1.教学改革项目(近五年):
① 主持2023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暑期学校-《2024年广东省研究生“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暑期学校》
② 主持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研教改项目—《以三“走进”为思路的教学改革探索》
③ 主持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轻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5I4N”研究生全方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④ 主持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校内预遴选项目—《生物质基能源材料》
2. 本人以主持及参与的5项教改项目为切入点,探索融合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主干课程体系,强化学科特色,大力推进了MOOC课程建设丰富现有教学手段,增设学科前沿和交叉课程,从事了学院《人工智能导论》、《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天然产物化学》、《科技文献写作技巧》、《生物质催化转化技术》、《高分子化学实验》等研究生课程等教学。
指导学生情况
1.指导博士生:毕业人数2人,在读人数8人。
2.指导硕士生:毕业人数16人,在读人数14人。
我的团队
彭新文教授团队依托轻工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一级A+学科和3个国家级实验室及企业研究平台,建立了生物质基能源与电子关键材料实验室、新能源材料制备与标准实验室平台,竹木生物质转化中试生产线、拥有燃料电池、水系电池、电(光)催化、3D打印、柔性电子与器件、光电合成等实验与表征仪器以及同步辐射海内外优质资源,可为新能源材料与生物质低碳转化提供全链条与一体化服务。彭新文教授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合作,赋能发展。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马来亚大学、南非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以及埃塞俄比亚、新西兰、土耳其等“一带一路”国家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为科教融合、学生培养提供国际化平台与全球视野。团队以为国育才为目标,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精心育人。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博士后以及研究生脱颖而出,培养的研究生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多人次获“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博基金”。培养青年教师、博士后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项目、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高校、研究所或海外留学,成为北京林业大学、广西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单位的研究骨干、副教授、硕/博导、Research Fellow;硕士毕业生进入华为、中兴、宁德时代等高科技企业及及地方政府选调生职位工作,为实现我国纸基材料及生物质新产业的培养并输送优秀人才,助力我国轻工学科繁荣发展贡献砖瓦之力。
研究方向涉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热烈欢迎具有生物质科学、电化学、有机化学与化工,高分子材料等学科背景的同学们加入!
课题组网站:https://www2.scut.edu.cn/pe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