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8年7月30日
|
姓 名
|
徐建闽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0年11月
|
籍贯
|
山东招远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
|
导师类别
|
博、硕导
|
行政职务
|
处长
|
Email
|
aujmxu@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邮政编码
|
510640
|
通讯地址
|
广州天河五山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大楼
|
单位电话
|
13808865908
|
|
个人简介
徐建闽教授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人才,任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带头人、广东高校现代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智能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学部委员、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专家组成员、公安部与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广东省智能交通“十五”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等职务。
徐建闽教授主要从事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城市交通控制技术、多源交通信息获取及智能化处理关键技术、ITS共用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等方面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近90篇;先后编写教材专著《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获得授权专利1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9项。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至1994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任教,1995年1月任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现代交通工程系主任,1998年12月至2000年5月任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处处长,2000年5月至2007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2008年1月至今任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现兼任华南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兴华人才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团队的带头人。1995年被评聘为教授,1998年被评聘为博导,2000年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同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经历
1982 江西工学院 电机工程系 学士
1986 华南理工大学 自动化系 硕士
1994 华南理工大学 自动化系 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和三等奖3项等。
1. 2014年4月,“基于子区动态划分与协调交互技术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 2013年9月,“基于子区动态划分与协调交互技术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 二等奖
3. 2011年 ,“细粒度交通信息获取与深度融合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 2009年,“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实践”,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5. 2007年,“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广州ITS共用信息平台)”,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 2007年,“广东省公路交通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 2007年,“杭州市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方案研究”,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8. 2006年,“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应用”,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9. 2003年,“道路交通实时预测、动态分配与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2003年,“公路隧道监控系统设计合理性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2001年,《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获中国大学版协1999-2000年度优秀教材三等奖;
12. 1996年,“不确定性机器人的鲁棒与智能控制”,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3. 1996年,“不确定性机器人的鲁棒与智能控制”,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14. 1996年,国家教委光华青年科技基金奖三等奖;
15. 1989年,“广州市灯泡厂玻璃窑炉计算机控制系统”,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16. 1989年,“电子计算机控制广州市灯泡厂玻璃窑炉”,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专家组专家,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专家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人才,“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专家组专家,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专家
研究领域
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交通大数据产业领域理论与应用研究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7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
①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科普场馆——广东省科学中心中的8个主题展馆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建成的大型交通科技展馆,受到国家科技部与广东省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②首次系统地应用控制理论研究构建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工程实现的技术难点问题,在复杂的道路交通实时预测、道路交通动态分配和道路交通智能控制都提出新的概念、新的模型和新的算法,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部分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③建立的“广东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实现国内首创的技术突破,显著地提高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
④研发的康安达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先后在东莞、广州、佛山、中山、浙江义乌、嘉兴、嘉善等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协调控制效果。
发表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50多篇,近5年主要发表论文如下:
(1) 荆彬彬, 徐建闽, 鄢小文. 适于双周期的干道绿波信号协调控制模型[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8, 18(1): 73-80.(EI)
(2) zhang dongbo,shou yanfang,xu jianmin. An improved parallel K-means algorithm based on MapRedu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bedded Systems, 2017, 9(3): 275-282. (EI)
(3) Xu, Jianmin ; Yan, Xiaowen; Ma, Yingying; Jing, Binbin. Perimeter traffic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33(4), 502-510, 2017.
(4) Yingying Ma, Xiangli Zou, Jianmin Xu. Do demographic factors have effects on resident’s satisfaction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 A case study of Nansha District in Guangzhou. Proceedings of CICTP2017, 2017.7.7-9, Shanghai.
(5) Yingying Ma, Wenjing Wang, Jianmin Xu.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s of Interchanges on Traffic Status of Urban Road Network using Mi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Proceedings of CICTP2017, 2017.7.7-9, Shanghai.
(6) Yingying Ma,Yaolu Lv,Jianmin Xu and Xiaowen Yan. Optimizing Traffic Flow among Traffic Zones Using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Proceedings of CICTP2017, 2017.7.7-9, Shanghai.
(7) 鄢小文, 徐建闽, 荆彬彬, 王宇俊. 考虑排队阻滞和换道的改进宏观交通流模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7,17(5): 112-121. (EI)
(8) 徐建闽, 鄢小文, 荆彬彬, 王宇俊. 考虑交叉口不同饱和度的路网动态分区方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7,17(4): 145-152. (EI)
(9) 荆彬彬, 鄢小文, 吴焕, 徐建闽. 考虑行驶速度波动的进口单放绿波协调控制模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7, 17(3) : 83-90. (EI)
(10) 荆彬彬, 鄢小文, 吴焕, 徐建闽. 基于双向最大绿波带宽的通用干道协调控制数解算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7,17(2): 76-82. (EI)
(11) 鄢小文, 徐建闽, 荆彬彬. 不同周期信号交叉口间的相位差优化模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45(6) : 44-51. (EI)
(12) Shou Yanfang, Zhang Dongbo, Xu Jianmin, Signal control decision model for adjacent intersection based on coordination rate, The 12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Guilin, China, 2016.06.12-06.17 (EI)
(13) Zhang Dongbo, Shou Yanfang, Xu Jianmin, The modeling of big traffic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The 12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Guilin, China, 2016.06.12-06.17 (EI)
(14) 王钰, 徐建闽, 林培群. 基于GPS数据的信号交叉口实时排队长度估算,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6, 16(6): 67-73. (EI)
(15) 卢凯,胡建伟,李福樑,张孜,徐建闽. 行人斜穿信号交叉口绿波设计及延误模型.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46(6):1818-1826. (EI)
(16) 荆彬彬,卢凯,鄢小文,吴焕,徐建闽. 车路协同下基于速度引导的双期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方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6,44(8):147-154. (EI)
(17) Wang Yu, Xu Jianmin, Shou Yanfang, Study on three-lane cellular automata traffic model and simulation system in three-phase traffic theory,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2015, 12(18): 6967-6978 (EI)
(18) Zhang Dongbo, Shou Yanfang, Xu Jianmin, An improved parallel K-means algorith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Guangzhou, China, 2015.11.21-11.22 (EI)
(19) 卢凯,荆彬彬,吴焕,杨兴,徐建闽. 基于集对分析的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方案评价方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3): 606-611. (EI)
(20) 刘树青, 徐建闽, 卢凯, 马莹莹. 用于交通流预测的带距离权重模式识别算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12): 114-118+126. (EI)
(21) 徐建闽, 王钰, 林培群. 大数据环境下的动态最短路径算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10): 1-7. (EI)
(22) 徐建闽, 荆彬彬, 卢凯. 过饱和状态下的单交叉口最小延误信号周期模型,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5, 32(4): 521-526. (EI)
(23) Peiqun Lin, Ning Zhang, Jianmin Xu, and Yu Wang.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for the Guangzhou, China,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Multiple Bus Substops and Docking Bay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14, 2418: 30-38. (SCI、EI)
(24) 卢凯, 吴焕, 杨兴, 徐建闽. 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的速度区间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5): 60-66. (EI)
(25) 郑晓峰,卢凯,吴焕,刘永洋,徐建闽. 基于BRT站台乘车诱导的公交车辆载客均衡模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14(3):137-141. (EI)
(26) Rihan Li, Jianmin Xu, Qiang Luo, and Sangen Hu. Real-time Trafic Flow Forcasting Based on Wavelet Neural Net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obile Technologies, 2013, 7(3): 72-76. (SCI、EI)
(27) Jianmin Xu, Minjie Zhang, and Yanguang Cai. Cultural Ant Algorithm for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Problems, Applied Mathematics &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3, 7(2): 705-710. (SCI、EI)
(28) 张敏捷, 徐建闽, 蔡延光. 基于改进宏观交通模型的交通协调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4): 83-89. (EI)
(29) 首艳芳,徐建闽,基于群体动力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4):77-82 (EI)
(30) 荆彬彬, 林培群, 徐建闽. 基于Vissim的3相交通流理论应用.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3, 31(4): 108-112.
出版专著和教材
主要编写教材专著如下:
1、徐建闽,林培群,秦钟,王钰,智能交通系统,2014;
2、徐建闽,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007
科研创新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项,近几年主要专利和软著如下:
专利
(1) 徐建闽, 荆彬彬, 占俊杰, 吴焕. 适于行驶速度波动的进口单放式干道绿波协调设计方法. 2018.01, ZL201610246748.9.
(2) 马莹莹, 王宇俊, 徐建闽, 鄢小文. 一种基于宏观基本图确定车型折算系数的方法. 2017.12, ZL201610279641.4.
(3) 徐建闽,刘久明,卢凯,一种城市信号交叉口协调控制图解方法,2016.04,中国,ZL201310482409.7.
(4) 卢凯,刘永洋,徐建闽,一种相位通用型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方法,2016.04,中国,ZL201310496634.6.
(5) 卢凯,杨兴,徐建闽,一种面向行驶速度区间的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方法,2015.06,中国,ZL201210476763.4.
(6) 徐建闽;首艳芳 ,一种子区多交叉口群决策控制方法,2014.05.28,中国,ZL201310693343.6.
(7) 卢凯,徐建闽,林培群,郑淑鉴,一种交通信号协调配时方案的N周期加权调节过渡方法,2013.08,中国,ZL201110268881.1.
软著
(1) 智能交通仿真集成实验管理软件V1.0,2017SR506057,华南理工大学;
(2) 交通信息发布管理软件V1.0,2017SR506764,华南理工大学;
(3) SCATS系统交通流信息采集与分析软件V1.0,2017SR076868,华南理工大学;
(4) SCATS系统路口信号配时五项规则检测软件V1.0,2017SR076870,华南理工大学;
(5) SCATS系统协调控制子系统动态划分软件V1.0,2017SR076881,华南理工大学;
(6) SCATS系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案生成软件V1.0,2017SR076885,华南理工大学;
(7) SCATS系统路口基础数据管理软件V1.0,2017SR076889,华南理工大学;
(8) CTM交通仿真软件,2016SR400503,华南理工大学;
(9) 干道绿波协调控制信号配时方案速算软件V1.0(AGS),2015SR015019,华南理工大学;
(10) 车联网技术环境下交通控制仿真软件,2014SR036557,华南理工大学;
(11) 城市路网出行合理路径生成软件V1.0,2014SR080316,华南理工大学;
(12) 基于可存储并行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软件V1.0,2014SR080770,华南理工大学;
(13) 城市交通运行监测与信息发布软件V1.0,2013SR076804,华南理工大学。
教学活动
学术博士: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学术硕士: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专业硕士:交通运输工程
指导学生情况
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15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