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4年9月25日
|
姓 名
|
许自力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0年10月
|
籍贯
|
福建晋江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讲师
|
导师类别
|
硕导
|
行政职务
|
|
Email
|
arzlxu@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
邮政编码
|
510640
|
通讯地址
|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
单位电话
|
020-87111327
|
|
个人简介
夲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字建筑学院,是地道老华工,硕士就读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博士就读建筑学,现任职于风景园林系,因而无论从学术经历还是学科观点上,都主张人居环境三个学科的打通。
参与本科教学历20年,在 国家级示范课程《建筑设计基础》课任骨干教师,主讲空间构成,受聘为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主讲《生态学基础》和研究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应用—生态修复与规划》课程,2023年获广东省风景园林教育优秀二等奖;2022年指导学生在第8届“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得金奖;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2022年指导研究生在第20届亚洲设计学年奖获得设计金奖及2022大湾区城市设计大奖赛学生组唯一金奖。
学术成果:
长期跟踪岭南地域水景观、岭南地区地域景观资源、地域景观特征评价及保护与发展等三个密切相关的科研方向,突出的研究特色和创新贡献有:发掘整理以广州市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的文化景观——传统水上人文景观资源,是岭南地域景观研究方向的重要突破,可为大湾区万里碧道建设、水上旅游规划、特色航道规划、水上文化遗传线路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资料基础和理论指导。以《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特征与保护研究》研究为基础的申报课题获批2024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获批2020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6篇,省级以上论文10篇。
作为“粤剧艺术博物馆”项目园林设计部分主要负责人,项目获得:2019年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2017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园林和景观工程类一等奖;2017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学术兼职: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分委会青年委员
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APCIA亚太城市建筑学会监事
个人主要业余爱好为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陈娟老师入门弟子,
中国武术陈氏太极拳6段,
2024年5月首届广东“正雷”杯陈氏太极拳交流赛老架一路银牌,
2022年7月发表论文《从空间结构的视角看太极运动强健筋膜的作用机理》于国际期刊《世界太极科学期刊》首刊。
2018年1月发表论文《唤醒局部——太极运动的内在空间结构与运动机理》一文于《中华武术》杂志。
工作经历
1992年7月至1995年9月工作于 广州华侨建筑设计室、广东广信建筑设计院等单位。
1998年4月至今,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经历
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城市规划专业,夲科;
1995年9月至1998年4月,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
2000年9月至2008年4月, 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获2023年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研究生组);作为“粤剧艺术博物馆”项目园林设计部分主要负责人,项目获得2019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2017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园林和景观工程类一等奖、2017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2017中国建筑工程建设“鲁班奖”,2017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园林和景观工程类一等奖、2017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公共建筑类二等奖。2022年指导学生在第8届“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中指导多名学生获得金奖一份与铜奖两份;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2022年指导研究生邵晓白等同学在第20届亚洲设计学年奖获得设计金奖及2022大湾区城市设计大奖赛学生组唯一金奖;2019年硕士课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主要指导教师,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第获得17届亚洲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年获得第五届全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年指导研究生张梦蝶等同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成果被评为2018年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设计教育优秀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广州陈正雷太极会馆理论导师。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分委会青年委员
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APCIA亚太城市建筑学会监事
研究领域
长期跟踪岭南地域水景观、岭南地区地域景观资源、地域景观特征评价及保护与发展等三个密切相关的科研方向,突出的研究特色和创新贡献有:发掘整理以广州市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的文化景观——传统水上人文景观资源,是岭南地域景观研究方向的重要突破,可为大湾区万里碧道建设、水上旅游规划、特色航道规划、水上文化遗传线路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资料基础和理论指导。以该研究为基础的申报课题《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获批2024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特征与保护研究》以及2020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6篇,省级以上论文10篇。
科研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特征与保护研究》获批2024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获批2020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
发表论文
1、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文化景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许自力 马一菲 风景园林 2024年第6期;125-132 2024年3月 A类,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2、珠江三角洲粤剧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 许自力 马一菲 南方建筑 2022年第7期;100-106. 2022年7月 B类,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3、珠江三角洲沙田的景观特征与生物文化多样性解析[J].南方建筑,2024,(06):10-20. 南方建筑 2024,(06):10-20. 2024, 06 B类,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学生第一导师通讯作者
4、肇庆七星岩景区喀斯特景观类石漠化演化及其意义(科研论文) 广东园林 03 2019-12-01 学生第一导师第二
5、闽西南河坑村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科研论文) 广东园林 05 2019-12-01 第一作者
6、广州市传统滨水动态人文景观的类型及空间格局(科研论文) 南方建筑 06 2018-12-01 第一作者
7、园林假山及其掇山技法探讨(科研论文) 山西建筑 08 2018-12-01 学生第一导师第二
8、谈三亚滨海度假酒店景观特色(科研论文) 山西建筑 6 2017-01-01 学生第一导师第二
9、中西方传统纪念性景观差异比较与演变(科研论文) 安徽农业科学 1 2017-01-01 学生第一导师第二
10、岭南活水——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探源(科研论文) 南方建筑 03 2015-01-01 第一作者
11、 许自力,濠畔风流——广州旧城水系景观的历史演变,中国园林,(04):51-55, 2014
12、 许自力,流域城乡水系景观问题及规划设想,中国园林,(02):13-19,2010
13、 许自力,新加坡上世纪90年代住宅特点分析,南方建筑,(01):80-82,2010
14、 许自力,珠江三角洲流域水系景观特征及结构性问题,中国园林. (04):54-57,2009
15、 许自力. 传统城市防灾理水与现代城市生态水景规划 . 城市发展研究(增刊):256-258,2009
出版专著和教材
1、许自力(副主编)公园城市建设中的动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 专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24-04 2024年3月
2、郭谦,许自力等,《粤剧艺术博物馆创作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汤黎明,许自力等,现代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