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2年2月5日
|
姓 名
|
王湛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58年4月
|
籍贯
|
吉林吉林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
|
导师类别
|
博、硕导
|
行政职务
|
副主任
|
Email
|
wangzhan@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
邮政编码
|
510640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
单位电话
|
020-87113421
|
|
个人简介
王湛
博士/教授/博导/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钢结构与组合结构、结构优化
招生类型:
学术博士:结构工程
工程博士:土木水利(结构工程)
学术硕士: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专业硕士:土木水利(结构工程)
工作经历
1993年09月~1996年07月,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工程系副主任,研究生处副处长
1991年07月~1992年07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土木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
1993年10月~1995年10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1年09月~2004年05月,汕头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2004年05月~2007年04月,汕头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2016年01月~2016年04月,宾尼法尼亚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7年05月~ 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
教育经历
1978年09月~1982年08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材系,学士
1982年09月~1985年0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结构工程,硕士
1988年09月~1993年0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结构工程,工学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2000年,汕头市优秀教师
2001年,汕头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2002年,广东省电教“五个一百工程”研究项目“《钢结构》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获广东高校计算机多媒体优秀教学软件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3年,李嘉诚基金会颁发的首届“卓越教学奖”
2003年,汕头大学土木系制作的《钢结构》,在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比活动中获得职教和高等教育组三等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1年,第六届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奖
2014年,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2017年,2017年“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1)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评估委员会委员;
(3)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
(4)住建部教育部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家组成员;
(5)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副理事长
(6)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七届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优化。
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混凝土变形特性对钢管高强混凝土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59978024),“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约束刚度的研究”(50378053),“框架节点性能研究的标准方法研究”(50678098),“基于多因素相关性的框架节点本构关系分析方法的研究”(50978104),“基于非完全相似和相关关系的框架节点性能研究”(51178192),“基于修正组件法对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本构关系的研究”(51378219)等。 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建筑结构体系连接节点信息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51638009),“基于整体可靠度的半刚性钢框架结构体系多阶段优化研究”(51978279)。
发表论文
在期刊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J.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Computers and Structures,《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和《工程力学》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 30多篇。
出版专著和教材
《钢结构网络课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
《钢结构多媒体教学系统》(2.0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
《建筑结构选型》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参编国家《钢结构设计标准》,广东省《钢结构设计规程》,《轮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主编《沿海台风地区金属板或单层卷材金属屋面技术规程》,《市政及建筑用防腐铁艺护栏技术条件》等行业标准。
科研创新
授权发明专利3项
教学活动
先后主讲了《钢结构原理》、《组合结构》、《土木工程概论》和《建筑结构概论》等本科生课程以及《高等钢结构》、《结构稳定理论》、《组合结构原理》和《钢结构材料与构造》等研究生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3人,博士研究生9人。目前在校硕士生17人,博士生6人,在站博士后1名。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拓了研究生的专业领域视野;对学生严格要求,精心指导,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研究生。
我的团队
团队名称:风与结构
团队成员:
王 湛 教授(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谢壮宁 教授(风工程专家)
杨 易 教授(风工程专家)
潘建荣 教授(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赵俊贤 教授(钢结构抗震)
刘慕广 副教授(风工程)
胡方鑫 副教授(高强钢结构)
何文辉 讲师(钢结构)
余先锋 讲师(风工程)
风与结构科研团队在王湛教授和谢壮宁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有:高性能建筑结构体系连接节点信息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基于整体可靠度的半刚性钢框架结构体系多阶段优化研究;高层建筑(群)、高耸结构风效应及其控制;大跨度空间结构及低矮房屋抗风;结构大震变形对防屈曲支撑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及支撑设计方法;带支撑的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及其框架体系抗震性能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