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年6月10日
|
姓 名
|
翁奕城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4年8月
|
籍贯
|
广东汕头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
|
硕导
|
行政职务
|
|
Email
|
wengych@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建筑学院
|
邮政编码
|
510640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
单位电话
|
87111321
|
|
个人简介
翁奕城,男,1974-,城市规划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风景园林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都市景观与绿色建筑学术团队成员。
1992.9-2000.3于同济大学攻读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硕士;2000.3-2001.9任职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2006年4月于同济大学获城市规划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公共景观设计等。同时定聘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人具有20多年的规划设计工作经历,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论基础及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
近期主要关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雨洪调节服务、海绵景观设计以及社会网络视角下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改造模式等研究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教研项目3项、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编国家教材3本。主持各类规划设计项目20多项,获得全国城市规划优秀项目二等奖及中国风景园学会规划设计三等奖各一项。
工作经历
2000年3月-2001年7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2006年7月~2020年8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2020年9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教育经历
1992.9-1997.7,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景园建筑方向)专业,本科;
1997.9-2000.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
2001.9-2006.4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1]2020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三等奖(排名第1);
[2]华南理工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5,2017);
[3]华南理工大学2021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8,2021);
[4]黄浦江开放空间贯通概念方案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2016)入围奖(排名第1);
[5]肇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协会,2003年度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6]2009-2010年度、20011-2012年度校教学优秀二等奖;
[7]2017年本科教学优秀奖(教研论文专项)三等奖;
[8]2020年本科教学优秀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广东园林》审稿专家、广东省三师志愿团成员、汕头市濠江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潮博智库成员、广东海外潮人联谊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公共景观设计、生态住区规划。
科研项目
一、主持科研项目:
[1]基于绿色基础设施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的城市洲岛景观格局优化——以广州为例,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A1515011482),2023.1-2025.12,在研
[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22XSH13),2023.1-2024.12,在研
[3]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校企合作模式及教学方法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第二批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21000488095639),2022.11-2023.10,在研
[4]风景园林校际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一批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20500488235328),2022.6-2023.5,在研
[5]社会网络视角下广州城中村公共空间适应性微改造研究,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项目编号::2020GZGJ18),2020.1-2021.12,已结题
[6]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景观设计课教学创新研究,2018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A010614),2018.1-2019.12,已结题
[7]适应广东气候条件的园林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指引,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项目编号::2006BAJ04A12-1),2006.1-2008.12,已结题
二、主要工程设计项目:
1、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公园景观设计(2013)
2、佛山南海展旗峰生态公园(2013)
3、广西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城市设计(2013)
4、湖南衡阳市耒水西岸风光带景观方案设计(2014)
5、湖南衡阳市来雁新城文化商业风情街概念规划(2014)
6、揭阳空港新城奥林匹克生态公园概念规划(2014)
7、湖南衡阳市来雁公园改造规划(2015)
8、广州南沙区凤凰湖生态公园景观设计(2015)
9、惠州东坡祠景观工程设计(2015)
10、江西安远三百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2016)
11、中山市东升镇棒球小镇发展规划(2017)
12、汕头濠江区南山湾滨海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2017)
13、广州黄浦区长洲社区改造工程设计(2018)
14、湛江市坡头区沙城村村庄规划(2018)
15、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室外景观改造工程设计(2018)
16、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周边环境综合提升项目(2020)
17、珠海海天公园岭南庭院景观设计(2020)
18、广宁宾亨镇景观提升规划(2020)
19、汕头市澄海区樟林古港片区概念规划(2022)
20、云浮市云城区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2022)
发表论文
1、期刊论文
[1]翁奕城,马小芳,杨志贤. 珠三角城中村小型河道贯通工程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洲一号涌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9),232-234.
[2]翁奕城.风景园林专业校际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经验总结与思 考——以UC4为例.广东园林, 2022(4): 21-24.
[3]朱雪蓓, 翁奕城*. 雨洪韧性视角下的广州琶洲岛绿色基础设施格局优化研究.广东园林, 2021(1): 8-12.
[4]翁奕城. 基于校企合作的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建筑与文化,2020.2:47-48.
[5]翁奕城,李媛媛.广州南沙凤凰湖公园再生模式研究.建筑与文化,2020(2):108-109
[6]高誉珈, 原友蘭*, 翁奕城*. 基于人类足迹(HF)理论的台湾日月潭风景区人类活动影响评估.广东园林, 2019, 41/193(6): 31-36.
[7]翁奕城,连一航. 基于防洪安全的江心洲公园设计——以吉安白鹭洲书院公园为例.建筑与文化.2016.9:172-173
[8]翁奕城. 基于地域性景观理念的景观设计教学方法探讨——以东莞可园入口区改造设计为例. 南方建筑,2016.4:70-74
[9]翁奕城、毕胭.大学校园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以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为例.建筑与文化,2015.10:80-82,
[10]翁奕城.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佛山市两园改造设计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2015.7(增刊2)
[11]毕胭,翁奕城. 珠江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福建林业科技,2014.12:165-170
[12]翁奕城,王世福,周可斌. 城市废弃采石场改造利用与生态设计——以广州番禺区六大连湖主题公园为例. 华中建筑,2012.7:113-116
[13]翁奕城,王世福,吴婷婷. 传统岭南水乡空间模式在现代城市设计的应用研究——以广州市白云湖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南方建筑,2011.2:22-25
2、会议论文
[1]朱雪蓓,翁奕城*.基于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的广州琶洲岛绿色基础设施格局优化研究.2022中国风景园林年会会议论文,2022.10:544-554.
[2]Binbin Tao, Yicheng Weng*. Research on the Micro-Regeneration of Public Space of Pingshan Village in Shenzhen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C]. 2022 6th Internatio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Mann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EMSS 2022),2022.06.25:143-151.
[3]翁奕城、连一航.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研究——以广州白云湖地区为例.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会议论文
[4]Yicheng Weng.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Strategy of Lingnan Traditional Folk House in Moder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 Case of Julong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District in ZhongShan. 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rts Medicine and Sports Management (SMSM 2013): P175-180. 2013.8(CPCI-SSH检索)
[5]Yicheng Weng.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ure of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ter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EECS 2013): P434-438.2013.5(CPCI-SSH检索)
[6]翁奕城、许乙弘. 岭南传统民居生态策略在现代住区规划设计的应用研究,第九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7:271-277.
出版专著和教材
参编教材3本:
[1] 刘扬、沈丹主编,园林植物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2
[2]刘扬、李文主编,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
[3] 郑启颖主编,建筑专业英语,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教学活动
1、主持本科课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2、主讲本科课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五);
3、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城乡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设计(二)、可持续城市与绿色建筑。
指导学生情况
1、指导学生获奖:
[1]徐靖等,2012年亚太IFLA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
[2]卢青青等,2012年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景观设计最佳设计奖,铜奖;
[3]方素等,2018第四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城市设计类,金奖;
[4]方素等,2018第十六届亚洲设计学年奖保护与修复奖项,银奖;
[5]郭锦玥等,2019第十七届亚洲设计学年奖更新/改造与转型奖项,铜奖;
[6]高誉珈等,2019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研究生组,三等奖;
[7]邓美慧等,2020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入围奖;
[8]朱雪蓓等,2020自然邦设计竞赛,金奖。
2、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共13位,其中连一航获得校优硕士毕业论文。
我的团队
本人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都市景观与绿色建筑”学术团队成员(团队负责人:肖毅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