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5年6月20日
|
姓 名
|
杨管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91年7月
|
籍贯
|
安徽芜湖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教育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
|
硕导
|
行政职务
|
|
Email
|
yangmp6@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邮政编码
|
510641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西区体育学院
|
单位电话
|
156-2649-9157
|
个人主页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ang-Guan-7
|
|
个人简介
杨管,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体育学刊》责任编辑,《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世界》青年编委,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21年9月通过人才引进方式—“预聘-长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至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研系列预聘助理教授岗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承担《体育统计学》《体育科研方法》《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理论课程教学,以及排球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锻炼改善青少年问题行为、高水平女排比赛技战术表现分析、自我控制与自我损耗,研究专长涉及体育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截至目前,已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及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共建项目等8项课题,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项目、广东省体育局一般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课题、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等10余项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BMC Public Health》等SCI和SSCI(JCR一区)收录期刊,以及《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参与《大学体育与健康》《体育统计学》编著2部,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作专题口头报告,同时兼任《Comprehensive Psychiatry》《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等20多家国内外SCI/SSCI和体育类核心期刊同行评审专家。
工作经历
2016年5月至2021年12月 助理编辑 《体育学刊》编辑部
2021年9月至今 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2022年1月至今 责任编辑 《体育学刊》编辑部
教育经历
2017年9月至2021年7月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 博士学位 王松涛 教授
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硕士学位 李毅钧 教授
2010年9月至2014年7月 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学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2015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6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6年荣获华南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16年荣获华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标兵”称号。
2016年荣获华南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
2016年荣获华南师范大学“曾永裕”奖学金。
2017年荣获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称号。
2021年荣获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1年荣获第三届国际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2021年荣获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第三届学术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2022年荣获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2023年荣获2022-202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优秀班主任”称号。
2024年荣获2022-2023年度广东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24年荣获广东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征文“一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体育学刊》责任编辑
玉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委员
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外审专家
《体育世界》青年编委兼审稿专家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青年编委
《体育科学研究》青年编委兼审稿专家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会员
广东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桥评审专家库成员(2023年至2026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文体工作委员会委员
《Sensors》同行评审专家
《Children》同行评审专家
《Medicine》同行评审专家
《Healthcare》同行评审专家
《Sustainability》同行评审专家
《BMC Psychology》同行评审专家
《Applied Sciences》同行评审专家
《Scientific Reports》同行评审专家
《Acta Psychologica》同行评审专家
《Cogent Psychology》同行评审专家
《Behavioral Sciences》同行评审专家
《BMC Women’s Health》同行评审专家
《Adolescent Psychiatry》同行评审专家
《Frontiers in Psychology》同行评审专家
《Journal of Men's Health》同行评审专家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同行评审专家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同行评审专家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同行评审专家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同行评审专家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同行评审专家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同行评审专家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Integrative》同行评审专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同行评审专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同行评审专家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同行评审专家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同行评审专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同行评审专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同行评审专家
《European Journal of Investigation in Health,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同行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运动健康促进:体育锻炼改善青少年问题行为
运动表现分析:高水平排球比赛技战术诊断与改进
运动认知心理:自我控制与自我损耗
科研项目
主持:
1.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世界杯格局下当代世界女子排球强队攻防能力的RSR 分析”(2015WKXM012),已结题。
2.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自我控制视域下高校体育锻炼与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关系探究”(2018LKXM011),已结题。
3.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类):“运动调节大学生体质健康与手机成瘾的机制及实证研究”(2022WQNCX004),已结题。
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共建项目(体育学):“体育运动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调节及实证研究”(GD22XTY01),已结题。
5.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运动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实验研究”(2023A04J1822),已结题。
6.华南理工大学“百步梯攀登计划”项目:“2022年排球世锦赛中国女排扣球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j2tw202302042),已结题。
7.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建项目:“广州高校学生手机成瘾现况及锻炼干预路径研究”(2023GZGJ327),已结题。
8.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面上项目:“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心理调节机制及运动干预策略研究”(C2230470),已结题。
9.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j2tw202402053),已结题。
10.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教育研究专项):“体育专业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家校社交叠干预机制及路径研究”(2024GXJK206),在研中。
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体育科学):“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手机成瘾行为的外显特征及锻炼矫治研究”(24YJC890061),在研中。
参与: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期有氧运动促进衰老小鼠肌卫星细胞融合效率的机制”(C111403),在研中。
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武舞历史文化流变及其启示”(15CTY020),已结题。
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运动对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干预研究”(18BTY055),已结题。
4.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课题:“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接发球与防守技战术的诊断
及改进对策研究”(2016HT034),已结题。
5.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自主神经锻炼与健康促进”(2017B033),已结题。
6.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国的技战术诊
断与改进对策研究”(2017HT089),已结题。
7.河北省体育科学学会科研课题:“GIS技术在幼儿体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2017TZJC039),已结题。
8.辽宁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排球网络教学数字化资源构建研究”(JG18DB463),已结题。
9.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运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2021WQNCX185),已结题。
1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建项目:“国际视域下广州市建设世界体育名城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探索”(2022GZGJ315),已结题。
11.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建项目:“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城市研究:大学生运动健康智能学习平台的构建路径”(2022GZGJ316),已结题。
12.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类):“运动训练视域下警察警务实战能力组成要素建构研究”(2022WQNCX172),在研中。
13.广东省体育局一般项目:“虚拟现实技术(VR)在广东省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DSS2022N061),已结题。
1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建项目:“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球迷地方认同的俱乐部文化流失与传承——以广州为例”(2024GZGJ172),在研中。
15.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一般课题:“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高校体育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24GQN41),在研中。
16.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大学生运动健康智能学习平台建设与实践”
(2021070059),已结题。
17.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蓝色运动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作用机制及干预实验研究”(FJ2025C136),在研中。
发表论文
SCI一区(IF:3.0):Wang, J.F., Yang, G*., Liu, R.T., & Cui, Q.M., Zhou, C. Leisure activities and loneliness among older adults over time: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J]. BMC Psychology, 2025,25(9): 1xxxx-1xxxx.
SCI一区(IF:3.5):Wang, J.F., Cui, Q.M., Xu, X., & Yang, G*.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 Between Grip Strength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 2025,25(5): 1880-1893.
SSCI二区(IF:2.4):Zuo, L.J., Wang, Y., Wang, J.F., Yao, Y.D., & Yang, G*. Physical activity influences negative emo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J]. Healthcare, 2025,13(10): 1170-1181.
SSCI一区(IF:2.7):Wang, J.F., Li, L., Zhang, N., Shangguan, R.L., & Yang, G*.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on of Loneliness and the Moder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J]. BMC Psychology, 2025,13(1): 60-71.
SCI二区(IF:2.7):Wang, J.F., & Yang, G*. Exploring the Genetic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igraine in European Population Based on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J].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24,15(8): 1434433-1434442.
SSCI一区(IF:4.3):Wang, J.F., Liu, X.X., Xu, X., Wang, H.Y., & Yang, G*.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Sleep Quality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Chain Mediating Role of Stress and Smartphone Addic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2024,17(3): 2135-2147.
SSCI一区(IF:5.2):Wang, J.F., Xu, X., Wu, Q.M., Zhou, C., & Yang, 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ubject well-being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Internet addi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4,12(4): 1368199-1368208.
SSCI一区(IF:5.2):Wang, J.F., Xu, X., Zuo, L.J., Wang, H.Y., & Yang, G.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insomnia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4,12(3): 1338526-1338534.
SSCI一区(IF:3.8):Ke, Y.Y., Liu, X.X., Xu, X., He, B.C., Wang, J.F., Zuo, L.J., Wang, H.Y., & Yang, G. Self-esteem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martphone addiction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4,15(1): 1256743-1256751.
SSCI一区(IF:3.8):Liu, X.X., Yang, G., Wang, S., & Wang, X.F.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Partnership Scale-Chinese DanceSport Couples(PS-CDSC)[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3,14(2): 1032767-1032780.
SSCI一区(IF:4.6):Liu, X.X., Yang, G., Wang, S., & Wang, X.F.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ese Dance Sport Couples: A 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23): 15369-15387.
SSCI一区(IF:4.6):Yang, G., Shangguan, R.L., Ke, Y.Y., & Wang, S.T. The Influence of Acute Aerobic Exercise on Craving Degre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Mobile Phone Dependenc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15): 8983-8994.
SSCI一区(IF:7.8):Yang, G., Li, Y.X., Liu, S.J., Liu, C.N., Chen, J., & Wang, S.T. Physical activity influences 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undergraduat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xercise type[J].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2021, 10(3):799-810.
SSCI一区(IF:4.6):Yang, G., Tan, G.X., Li, Y.X., Liu, H.Y., & Wang, S.T. Physical exercise decreases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tro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9, 16(21): 4098-4109.
SCI一区(IF:5.7):Yang, W.Q., liU, Y.Q., Yang, G., Meng, B.L., Yi, Z.C., Yang, G., Chen. M.J., Hou, P.C., Wang, H.T., & Xu. X.Y. Moderate-intensity Physical Exercise Affects the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Gut Microbiota of Mice[J].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2021, 11(9):712381-712396.
SCI二区(IF:2.7):Liang, W.B., Liu , C.N., Yan, X.J., Hou, Y., Yang, G., Dai, J.M., & Wang. S.T. The impact of 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versus 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on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respiratory health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eerJ, 2024, 12:e17214.
SCI二区(IF:2.7):Liu, C.N., Yan, X.J., Zong, Y., He, Y.N., Yang, G., Xiao,Y., & Wang. S.T.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FGF21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eerJ, 2024, 12:e17615.
SSCI二区(IF:1.7):Wang, Y., Zuo, L.J., Li, L., & Yang, G.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of modern high-level volleyball and decomposing learning of technical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J].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25,107-108. [会议论文]
EI检索:Huang, B., Huang, Z.N., Song, H.G., Yang, G., Huang, D.X. A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hysical exercise activiti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A].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emporary Sports, January 2021[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emporary Sports, TCS 2021: 276-284.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王尭,何炳辰,杜宁. 巴黎奥运周期中国女排防守技战术表现的诊断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5,59(08): 1xx-1xx.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何炳辰,王堯,王锦福.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体育锻炼干预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分析视角[J].体育与科学,2025,46(03): 78-87.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莲香,闫泽宇,边 宇,杨 管,庄 巍,段宝莹. 运动健康智能学习平台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J].体育学刊,2024,31(06): 102-108.
中文核心期刊:王锦福,杨 管. 可穿戴设备干预促进老年人身体活动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5,29(28): 6146-6160.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王尭,李亮,何炳辰,李毅钧. 第19届世锦赛中外女排扣球进攻技战术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2024,31(01): 134-142.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张秀丽,王松涛. 运动锻炼对药物依赖者的康复效益及潜在机制[J]. 体育中国科技,2021,57(06):46-52.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李粤湘,刘海莹,王松涛. 广州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J].体育学刊,2020,27(01): 117-125.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苏水军,杨 管,庄维友,余金虹,吴东明. 5 款智能运动手环健康管理的实效性比较[J].体育学刊,2018,25(03): 67-73.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张敏,段锐. 中美女排拦防战术及二号位拦防阵型特征分析[J].体育学刊,2018,25(02): 109-115.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邵政鹏,张豪,段锐. 基于 TOPSIS-RSR 法的高水平女排比赛攻防综合实力评价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06): 82-88.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李毅钧. 2015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战术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 (10): 82-87.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李毅钧. 第 12 届世界杯赛中国女排攻防能力剖析[J].体育学刊,2016,23(04): 117-121.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杨 管,李毅钧. 第 17、18 届亚锦赛中国女排技战术运用效果对比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4): 81-86.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李毅钧,李华燕,邵东明,杨 管. 中国女排2015年世界杯夺冠技战术特点分析与巴西奥运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 120-126.
出版专著和教材
《大学体育与健康》,参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年。
《体育统计学》,参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23年。
科研创新
暂无
教学活动
主要承担体育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学、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理论课程教学,以及排球等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工作。
指导学生情况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8名,体育学专业研究生3名,体育教学专业研究生4名;指导运动训练本科生获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荣誉3次,获学校优秀毕业论文荣誉1次,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1次、获五粮液企业奖学金1次。
我的团队
本团队是一群致力于学术理想和科研情怀的年轻群体,主要关注运动健康促进、运动表现分析、运动认知心理3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尤其是针对体育锻炼、身体活动与青少年网络问题行为,包括手机依赖、网络成瘾、电子游戏成瘾、屏幕时间使用等,从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角度出发,透过现象层面的相关关系,到通过实证研究进行因果关系验证,让体育锻炼有效改善和干预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证据链得以加强和巩固,最终实现锻炼手段的可靠、可信、可用、可期!殷切期望有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流行病学专长或背景,以及其他相关量化研究经历的学生加入本团队。与此同时,希望你对从事学术研究充满热情,具备坚定的学术理想与科研信念,尤其是对科研技能的培养、学术作品的质量有着强烈的内驱力和使命感;另外,做事踏实认真、做人严于律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着自己的个人追求和奋斗目标,而不是随波逐流、浑浑噩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