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4年9月23日
|
姓 名
|
石拓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0年2月
|
籍贯
|
东光县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九三学社社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
|
硕导
|
行政职务
|
系副主任
|
Email
|
sdtshi@scut.edu.cn
|
工作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
|
邮政编码
|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华南 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设计 学院B11栋
|
单位电话
|
020-39380726
|
|
个人简介
2013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后留校任教至今。
工作经历
2013-1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设计学院
教育经历
2010-10至2012-09 日本东京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交换研究生
2008-09至2013-06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研究生
2003-09至2006-06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
1998-09至2003-06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大学本科
获奖、荣誉称号
2020年“生命仓”创新公共卫生应急救援设计大赛获得专业组银奖
2018年论文“云县危房改造工程的思考与技术探索”在“中国扶贫改革4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
“岭南传统建筑营建技术与保护修缮理论”获得2017年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广州南谯山莲花书院复原设计获得2016年广东省高校设计作品学院奖双年展三等奖
参与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光孝寺修缮项目获得201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传统建筑二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17年至今 定聘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研究领域
设计史、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建筑营造建筑技术与保护与利用等
科研项目
2017年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粤桂黔干栏建筑形制演变与技术适应机制研究” x2sjB6171100
2015-2016年主持中央高校项目“岭南干栏建筑形制与艺术研究” x2sjD2153090
2013-201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岭南传统建筑技术及其源流” 51278196项目
近年主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雷州市雷祖祠(2020年)修缮工程设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澄迈县美榔双塔(陈道叙周氏墓、灵照墓部分)修缮工程设计(2018年) 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
发表论文
于《建筑学报》、《建筑师》、《华中建筑》、《古建园林技术》、《建筑与文化》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
惠州丰湖书院建筑复原设计,华中建筑,2020 (10)
传统民居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研究—以云县昔宜村民居改造为例,建筑与文化. 2020(05)
东莞明代祠堂若干特征试析之二—有关屋顶坡度、用檩、塾台、水束,华中建筑. 2020(02)
东莞明代祠堂若干特征试析之一—有关开间、进、路及屋顶形式,华中建筑. 2020(01)
德靖台地上的壮族干栏初探,建筑与文化. 2019(12)
千村一面--云县危房改造工程的思考与技术探索,建筑与文化. 2019(10)
云南云县传统民居建筑技术初探,古建园林技术. 2019(04)
多元文化下民居适应性初探—以云南云县传统民居为例,建筑与文化. 2019(01)
广州五仙观牌坊复原设计研究,华中建筑,2013 (09)
汉代陶屋所反映的岭南民居的变迁——试论“三间两廊”的形成,建筑师,2013 (03)
伊东忠太的广东建筑考察,建筑学报,2013 (S1)
出版专著和教材
于2016年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南方干栏及变迁》,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9.7万字,参编《五仙观论丛》(2013年),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0.5万字。
教学活动
(1)潜心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主讲必修课7门,选修课1门,建筑学基础(二)、园林景观设计(二)、园林景观设计(四)、专业写作、造型基础(三)、造型基础(四)、环境艺术设计、环艺设计(选修)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把思政和专业设计课结合起来,内容包括精准扶贫、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疫情影响下的环境设计、新农村建设等,不仅仅在课堂上讲解案例,还在专业设计课程,带领学生深入现场调研,感同身受,了解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及正在经历的巨大进步,学生们通过这些设计课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
指导学生情况
2014-2020年连续7年指导学生设计作品获奖,2015广东省岭南杯装饰工程应用技能大赛二等奖2组,亚洲设计学年奖优秀奖3组,2016年首届广东省高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联展三等奖2组,优秀奖1组, “室内设计6+1”2017(第五届)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二等奖1组,第六届“中国营造”2017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双年展优秀奖1组,2018年中国“室内设计6+”2018(第六届)联合毕业设计良好1组,2019年第四届广东省高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联展优秀奖1组,2020年第十八届亚洲设计学年奖优秀奖1组。本人获2015广东省岭南杯装饰工程应用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2017(第五届)和2018(第六届)室内设计6+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