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4年9月3日
|
姓 名
|
包莹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9年9月
|
籍贯
|
湖北襄阳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导师类别
|
硕导
|
行政职务
|
副院长
|
Email
|
2420718@qq.com
|
工作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邮政编码
|
510641
|
通讯地址
|
广州天河区五山路华南理工大学院内
|
单位电话
|
020-22236230
|
|
个人简介
包莹,男,汉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理事,研究生导师,工学博士,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广州市城市更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为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公共文化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群体建筑设计,校园规划及教育建筑设计及绿色建筑设计。
先后参加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玉树州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海心桥,深中通道房建项目,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中国资本市场学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多项重要工程。
2014年获得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荣誉——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17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
工作经历
2004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何镜堂创作研究院工作
教育经历
1996-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
2001-2004年,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师从刘管平教授
2012-2023年,获建筑学博士学位,师从何镜堂院士
获奖、荣誉称号
获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荣誉奖--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14年),中国建筑学会
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2017年),广东省政府
项目获奖:
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第十四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2009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2008年),中国建筑学会
建国60周年纪念大奖(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金奖(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
2 玉树州博物馆
中国建筑创作奖银奖(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
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八次优秀建筑创作奖(2016年),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
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 (2011年),中国建筑学会
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2017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2017年),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
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八次优秀建筑创作奖(2016年),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
4 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图书馆、中央教学楼及校史厅项目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2017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2017年),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
中华华筑奖一等奖(2017年),中国建筑学会
5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服务保障楼(海棠湾9号国宾馆度假酒店)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
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华筑奖二等奖(2017年),中国建筑学会
6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广州智能工程研究院)
获得2021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民用)一等奖
获2021年度广东省优秀勘察勘察设计奖公建一等奖
7 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改扩建工程
获得教育部2021年度优秀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一等奖
获得2021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民用)二等奖
8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项目
获得教育部2021年度优秀勘察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一等奖
获2021年度广东省优秀勘察勘察设计奖公建二等奖
9. 广州海心桥
获得2023世界人行桥奖金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广州市城市更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公共文化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群体建筑设计,校园规划及教育建筑设计,
科研项目
其余设计项目:
1.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规划及建筑设计(含海棠湾9号国宾酒店)
2.郑州市城乡规划展览馆
3.东莞松山湖科学苑
4.东莞宏图科技中心
5.郑州凤凰岛国宾馆规划与建筑设计
6.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
7.北京工业大学校园规划与图书馆设计
8.天津科技大学新校区
9.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10.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11.惠州市美术馆及城市规划展览馆
12.河南机电学校新校区
13.重新师范大学新校区图文信息中心
14.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
15.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新校区规划
16.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17.玉树州博物馆
18. 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
19.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2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
21. 长隆集团总部大楼
22. 广州城市规划中心
23. 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及顾问
24. 清远青少年宫及科技馆
25. 佛山科技创新中心
26. 广西交通银行总部
27.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28. 广州海心桥
29. 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改扩建工程
30.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广州智能工程研究院)
3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华南岩土工程研究院、华工—港科大联合研究院)
32. 华汇科技产研总部
33.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总部项目
发表论文
学术科研:
发表sci、《建筑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编著《校园规划建筑》。
1. 起伏山峦 游戏空间 — 解读120 师学校设计,建筑学报,2016年12期
2. 胜利纪念与城市生活的交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设计思考,建筑学报 . 2016年05期
3. 三亚海棠湾9 号酒店设计,建筑学报,2014年04期
4. 科技园区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探索 建筑学报. 2009年07期
5. 祈福坛城,藏式匠意 ——玉树州博物馆创作思考,新建筑,2016年08期
6. 两观三性视野下的以色列校园建筑生态策略分析,《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7年02期
7. 岭南地区科技园设计探索 ——以松山湖创新科技园规划为例,华中建筑,2017年06期
8. 新旧融合,重塑活力 ——浅谈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改扩建方案设计,华中建筑,2017年08期
9. 地域元素 现代演绎 ——玉树州博物馆建筑方案的多解探索,小城镇建设,2014年10期
10. 基于绿色被动式设计的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探索——以广州移动指挥中心方案设计为例 华中建筑. 2015年05期
11. 地域建筑创作探索——成都大熊猫生态园旅游服务区设计 华中建筑. 2009年02期
12. 一个命题的多解探索--郑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方案设计,南方建筑,2012年03期
13. 茂县凤仪镇小学设计方案,南方建筑,2008年06期
14. 整合设计的探索——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与广东医学院松山湖校区两个公共教学实验楼群的设计 华中建筑. 2008年06期
15. 木斋古阁 古韵新释--南开大学图书馆建筑创作构思,南方建筑,2013年04期
出版专著和教材
1. 校园规划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