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更新日期:2024年3月13日
姓 名 寿劲秋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4年9月 籍贯 浙江金华市
民 族 回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院长 Email arjqshou@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华南理工大学校内
单位电话 020-87112077
个人简介
寿劲秋,2000年留校工作至今。工学博士,师从何镜堂院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三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广东省属学校基建专家库专家、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广州市黄埔区园林绿化委员会专家。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二十余年,注重精品意识与设计创新思维的探索,重视以人为本关注行为模式的设计理念,主持完成了温州肯恩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普洱学院、上海东华大学、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菏泽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等多项高校规划及建筑设计;开拓湛江机场迁建空管工程、湛江终端管制工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空管工程等航空管制类专项建筑设计、参与完成广州达镖国际中心、东莞黄河大厦、珠江新城西塔等超高层建筑、以及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花都洪秀全广场、云浮鲲鹏中学、鹤山仙鹤湖别墅区等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成果获多项省部级奖项。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设计实践的理论探索与技术总结,先后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发明专利一项。
工作经历
2000~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任职、现任建筑设计三院院长
教育经历
1992~1997 郑州工业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7~2000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2005~2014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上海东华大学图书馆获教育部二等奖、建设部三等奖
广州市电视台新址工程获第四届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
温州肯恩大学建设工程获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湛江机场迁建空管工程塔台工程获得教育部优秀设计二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广东省属学校基建专家库专家
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库专家
广州市黄埔区园林绿化委员会专家
研究领域
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公共与文化建筑、校园规划与教育建筑、医疗建设计、航管管制建筑等领域研究
科研项目
社区公共空间适地性更新活化研究
基于管制员行为特征的航空管制建筑设计研究
基于主题体验的企业博物馆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论文
1.基于管制员行为需求的航空管制建筑空间设计策略初探,建筑与文化,2021年05期
2.行为特征视角下的中学图书馆设计策略研究,建筑与文化,2022年09期
3.交往建构的高校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建筑与文化,2022年04期
4.大中型中医类医院治未病中心设计策略初探,建筑与文化,2021年06期
5.文化体验语境下的企业博物馆设计初探,南方建筑,2019年05期
6.体验式活化策略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以台湾大溪老街“源古本铺”为例,建筑与文化,2018年10期
7.Paneling Tools在建筑曲面推敲中的运用——以某售楼部表皮推敲为例,城市建筑,2018年35期
8.从中国传统儒家哲学审视文庙建筑遗产及其利用,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年41期
9.从失落到复活——大学校园历史建筑的活化再利用初探,华中建筑,2015年33期
10.集体记忆推动下香港历史建筑活化的启示研究,华中建筑,2015年33期
11.融合——中美合办大学校园规划探索: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例,华中建筑,2014年32期
12.从知识经济学角度审视现代生态建筑 ,价值工程,2010年29期
13.价值效益视点下的校园集约化规划设计,价值工程,2010年29期
14.校园规划的地域性思考——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华中建筑,2010年28期
15.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暗示手法,河南科技大学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期
科研创新
一种建筑吊顶用固定支架 专利号ZL 2021 2 2231274.X
指导学生情况
培养硕士研究生9届,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工作5年
我的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三院为包括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电气、绿建节能的全专业综合建筑设计团队,其中硕士导师三人,建筑设计团队包括七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秉承和谐包容、严谨务实、锐意创新的团队精神不断拓展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视野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学习环境。